[发明专利]一种多式联运复合轨道运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6227.5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8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董亚飞;刘记可;董洪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启和云梭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B61B1/00;B61B13/00;B65G67/04;B60M1/13;B60M1/30;E01B1/00;E01B25/22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运 复合 轨道 运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式联运复合轨道运输系统,尤其是一种直接联通海岸港口和内陆港口,把海岸港口的功能延伸到远离海边几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外的内陆港或物流中心、或物流中心到物流中心等,作为内陆港或物流中心专用物流通道和全国物流大动脉,既能在空中高架、或地面铺设,又能在地下隧道或山体隧道内铺设,既能通行无人驾驶多式联运钢轨车,又能通行无人驾驶多式联运车,联通海岸港口、内陆港口、火车站、机场、物流中心、生产基地等,最大限度减少中间装卸环节,由产地或港口快速高效直达目的地,服务好最后一公里;智能高密度发车、智能控制保持安全距离运行,大幅度提升运输能力、降低物流成本,节约客户的时间,节能环保,减少CO2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式联运复合轨道运输系统,属于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直接联通海岸港口和内陆港口,把海岸港口的功能延伸到远离海边几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外的内陆港、物流中心到物流中心的多式联运复合轨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贸易的国际化不可阻挡的加强,尤其是以集装箱为主要方式的运输量越来越大。海洋运输是国际贸易最重要运输方式之一,各港口不断扩大集装箱运输的能力和港口现代化自动化建设,港口建设和管理创新、多式联运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涌现。
CN201820386679.6公开了具有多层轨道梁安装结构的支撑立柱和空中列车轨道系统,支撑立柱包括多层设置的多个立柱单元,立柱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支墩和悬臂,每个立柱单元的悬臂上至少能够架设一条轨道梁;由于支撑立柱能够同时设置多层立柱单元,而每层立柱单元又可以同时架设多条轨道梁。
CN201830493146.3公开了10种双制式单轨交通结构外观设计。设计1为上钢箱磁浮轨道梁下工字钢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独墩柱式结构,设计2为上钢箱磁浮轨道梁下底部开口钢箱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独墩柱式结构,设计3为上工字钢磁浮轨道梁下工字钢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独墩柱式结构,设计4为上工字钢磁浮轨道梁下底部开口钢箱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独墩柱式结构,设计5为上钢箱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下工字钢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独墩柱式结构,设计6为上钢箱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下底部开口钢箱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独墩柱式结构,设计7为上混凝土磁浮轨道梁下底部开口混凝土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独墩柱式结构,设计8为上混凝土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下底部开口混凝土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独墩柱式结构,设计9为上混凝土磁浮轨道梁下工字钢悬挂式单轨轨道梁框架墩柱式结构,设计10为上混凝土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下工字钢悬挂式单轨轨道梁框架墩柱式结构。
CN201810470220.9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集装箱装卸码头,从陆侧向海侧的方向依次布设有闸口、集装箱堆场、场内转运车辆运行区和桥吊作业区。所述集装箱堆场沿垂直于海岸线的方向布设,并在堆场邻近海岸线的一侧设计有海侧交互区,远离海岸线的一侧设计有陆侧交互区。后台系统自动控制轨道吊以及场内转运车辆执行提存箱作业以及装卸船作业。
CN201810467906.2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堆场,包括多个彼此平行布设的子堆场,每一个子堆场在从海侧向陆侧的延伸方向上依次划分成三个区域:海侧交互区、堆码作业区和陆侧交互区,在每一个子堆场均设置有独立运行的轨道吊。后台系统自动控制堆场内的轨道吊分别与陆侧交互区的场外运输车辆和海侧交互区的场内转运车辆交互,执行提存箱作业和装卸船作业。
CN201810777275.4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运输系统,包括:非地面道路,其具有位于第一堆场且与该第一堆场连通的第一位置,以及位于第二堆场且与该第二堆场连通的第二位置,该第一堆场和该第二堆场均可用于堆放集装箱;转运车,可承载集装箱并在该非地面道路上行驶,当该转运车承载集装箱在该第一位置和该第二位置之间运行时,可实现集装箱在该第一堆场和该第二堆场之间的转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启和云梭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启和云梭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62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发车系统及多式联运复合轨道运输系统
- 下一篇:电子封装件及其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