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剪力墙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2079.8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0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德胜;王国铨;曹小军;陈微波;叶吉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江河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G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兴 |
地址: | 312363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力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剪力墙的尺寸;计算确定装配单元(2)和现浇单元(4)的数量,并确定装配单元(2)的形状;
S2,施工前准备;
S2-1,对土层进行放样,确定剪力墙底部基础(1)的位置,并确定剪力墙的施工区域;对基础(1)进行施工,并在基础(1)顶部需要施工剪力墙的区域预留竖直向上的预埋筋(12);
S2-2,根据装配单元(2)的形状,预制装配单元(2);装配单元(2)底部开设有浇筑槽(3),且装配单元(2)的侧壁上开设有浇筑口(31);浇筑口(31)和浇筑槽(3)连通设置;
进行基础施工的同时,进行装配单元的预制;
S3,根据装配单元(2)和现浇单元(4)的数量对基础(1)顶部进行放样,确定装配单元(2)和现浇单元(4)的位置;现浇单元(4)以剪力墙中心为对称中心中心对称设置;
S4,起吊装配单元(2),使得装配单元(2)底部的浇筑槽(3)套接于对应的预埋筋(12)外部;对浇筑口(31)浇筑砂浆直至砂浆从浇筑口(31)溢出;
S5,在需要进行现浇单元(4)施工的区域,绑扎钢筋笼,并在钢筋笼两侧支护模板;现浇单元(4)两侧的模板按照S1中所得的现浇单元(4)的形状进行定制,且采用钢模板(8)作为模板;钢模板(8)的一侧设置有凸台(81);支护钢模板(8)时,凸台(81)靠近基础(1)设置;所述凸台(81)的截面自靠近钢模板(8)的一端向远离钢模板(8)的一端呈缩小设置;所述凸台(81)上沿着轴线的方向开设有通孔(811),通孔(811)穿过钢模板(8)设置;在进行钢模板(8)的支护时,用于支护钢模板(8)的对拉螺杆(9)穿过通孔(811)进行钢模板(8)的支护;所述凸台(81)为中空设置,且凸台(81)固定于钢模板(8)上的一侧为开口设置;凸台(81)与钢模板(8)之间焊接固定;在模板以及模板两端的装配单元(2)所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终凝后形成现浇单元(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2中,装配单元(2)由一个中部单元(21)和位于中部单元(21)两侧的侧部单元(22)组成;所述中部单元(21)上临近浇筑槽(3)的两个端面预留有延伸筋(211),且所述侧部单元(22)对应延伸筋(211)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221),插接槽(221)贯通侧部单元(22)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侧部单元(22)远离插接槽(221)的端面预留有加强筋(222),且加强筋(222)和插接槽(221)相匹配;在S3中,确定装配单元(2)的位置时,装配单元(2)和现浇单元(4)交错设置;在S4中,中部单元(21)和侧部单元(22)的浇筑槽(3)分别和对应的预埋筋(12)插接配合后,对插接槽(221)浇筑混凝土,并且对浇筑口(31)浇筑砂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吊装中部单元(21)和侧部单元(22)后,中部单元(21)的延伸筋(211)插入到相邻的插接槽(221)内,侧部单元(22)的加强筋(222)插入到相邻的插接槽(221)内;且中部单元(21)的端面和侧部单元(22)的端面之间间隔设置,相邻的侧部单元(22)的端面之间间隔设置;取钢筋分别绑扎在中部单元(21)的延伸筋(211)和侧部单元(22)的加强筋(222)上;对中部单元(21)和侧部单元(22)之间的区域、相邻侧部单元(22)之间的区域支护模板,在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连接柱(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1中,基础(1)顶部需要施工剪力墙的区域预留有限位槽(11),且预埋筋(12)从限位槽(11)的槽底向上延伸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江河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江河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20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