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城市道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4542.2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0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覃承统;何启华;邓媚;陈世京;刘一春;罗降;董厚伯;黄景化;罗钊;陈淑玲;黄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1C3/00;E02D3/00 |
代理公司: | 45118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来临 |
地址: | 5300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墙墙体 路基 支护桩 城市道路路面 不均匀沉降 建筑领域 结构稳固 路基沉降 市政道路 砂砾 相交处 回填 搭板 牛腿 支块 城市道路 混凝土 | ||
1.防止城市道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城市道路路面下方的硬路基和软路基相交处,有隔墙墙体(1),隔墙墙体(1)软路基一侧上设置牛腿(12),软路基下方设置有支护桩(3),支护桩(3)与隔墙墙体(1)之间为回填砂砾(4),回填高度至支护桩冠梁顶(31),回填砂砾(4)上方为混凝土支块(5),混凝土支块(5)一侧紧靠隔墙墙体(1),下端被支护桩冠梁顶(31)支撑,上端高度至牛腿(12)的下端平面;其余部分为回填土基层(6),回填土基层(6)至牛腿(12)的上端平面,回填土基层(6)上再铺设搭板(2),在搭板(2)以及隔墙墙体(1)硬路基的上方铺设路面(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城市道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硬路基和软路基相交接处上方,铺设一层玻纤格栅层(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城市道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7)为多层结构,从下至上分别包括:乳化沥青粘层+黏层(71)、粗粒式沥青砼层(72)、乳化沥青黏层(73)和细粒式沥青砼(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城市道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道路路面的硬路基和软路基上方还分别设置人行道路面(9),软路基一侧,人行道路面(9)铺设于回填土基层(6)之上,硬路基一侧,人行道路面(9)铺设于硬路基上方,人行道路面(9)为多层结构,从下至上分别包括:级配碎石层(91)、水泥砂层(92)和步砖层(9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城市道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块(5)截面为直角梯形,梯形的直角边紧靠隔墙墙体(1),斜边下方搭在支护桩冠梁顶(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城市道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路基为构筑物顶板(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城市道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应用于城市道路路面下方的地下车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城市道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其施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基坑开挖范围,挖除隔墙墙体与道路路基间的路基土,并压实开挖底路基;
B、隔墙墙体连体浇筑牛腿;
C、隔墙墙体与支护桩之间回填砂砾,回填高度至支护桩冠梁顶;
D、牛腿外侧与冠梁顶之间碾压不到之处浇筑混凝土支块,其余路基开挖范围回填符合路基要求的合格土,并压实路基,形成回填土基层;
E、在牛腿上设置一块搭板,搭板长度从牛腿延伸至人行道路面下方50cm以内;
F、在硬路基与道路路基相交处铺设一层玻纤格栅,玻纤格栅位于级配碎石及搭板之上;
G、铺设路面和人行道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45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