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氮化钠的合成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5819.3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7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岳涛;高维丹;刘启奎;程远志;陈贵军;冯维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21/08 | 分类号: | C01B2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克雷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9 | 代理人: | 杨婷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合成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氮化钠的合成工艺,本发明以微通道反应器系统和/或管式反应器系统为反应设备,以亚硝酸酯、水合肼、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以醇为溶剂,采用连续生产工艺制备。本发明相对于传统釜氏反应,生产过程危险性小,安全系数高,产品转化率、纯度高,副产物低,且无废盐产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水、离心母液等可回收套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压力,做到经济、环境效益双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氮化钠的合成工艺,尤其是一种叠氮化钠连续、水相合成新工艺。
背景技术
叠氮化钠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现广泛应用于汽车、军事、医药、农药、生物等领域,同时叠氮化钠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可用于合成头孢类抗生素、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等。随着汽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叠氮化钠作为汽车安全气囊充气剂,用量逐年递增。
目前工业化生产叠氮化钠主要以硫酸、亚硝酸钠、醇、亚硝酸酯、水合肼、液碱等为主要原料,反应设备主要以釜氏反应为主,其中大多企业采用间歇釜氏反应,少量厂家如青岛雪洁助剂有限公司(公布专利号:CN 103553004)采用连续釜氏反应。这种釜氏反应虽然比较成熟,但由于釜氏反应天然缺陷,生产过程中存在持液量大、跑、冒、滴、漏问题严重,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亚硝酸酯、叠氮化钠均属于易爆、剧毒危险品,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降低、消除上述负面影响,成为叠氮化钠工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叠氮化钠的合成工艺,本发明该采用连续生产工艺,相对于传统釜氏反应,生产过程危险性小,安全系数高,产品转化率、纯度高,副产物低,且无废盐产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水、离心母液等可回收套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压力,做到经济、环境效益双提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叠氮化钠的合成工艺,以微通道反应器系统和/或管式反应器系统为反应设备,以亚硝酸酯、水合肼、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以醇为溶剂,采用连续生产工艺制备。
其具体步骤为:
(1)将水合肼、氢氧化钠、部分醇、水混合均匀,得水相,备用;
(2)将亚硝酸酯和剩余醇混合均匀,得油相,备用;
(3)将水相和油相分别泵入反应设备中反应,反应温度为50-150℃,反应压力为2-10bar;反应完成后,对反应液进行淬灭和分离,水相减压蒸馏后得到叠氮化钠固体。
所述的亚硝酸酯为五个碳以内的直链酯或环酯。如亚硝酸甲酯、亚硝酸乙酯、亚硝酸丙酯、亚硝酸异丙酯、亚硝酸异辛酯等。
所述水相中,以摩尔比计,氢氧化钠:水合肼=1-1.3,水:水合肼=2-5。
所述油相中,以摩尔比计,亚硝酸酯:醇=1-1.5。
所述亚硝酸酯与所述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5。
反应时间为1-30min。
所述微通道反应器系统包括串联在一起的可连续流动的1-10个单个微通道反应器;所述单个微通道器反应持液量为9ml,通量为30-90ml/min。
所述管式反应器包括串联在一起的可连续流动的1-10个单个管式反应器模块;所述单个管式反应器模块持液量为1.6L,通量为50-1600ml/min。
本发明主要以微通道反应器、管式反应器为主要反应设备,以亚硝酸甲酯、亚硝酸乙酯、亚硝酸丙酯等五个碳以内的亚硝酸酯、以及相对应醇充当溶剂,水合肼、氢氧化钠(包括片碱和液碱)为主要原料,通过调配反应压力、温度、配比、水量、流速、时间等条件制备叠氮化钠。该工艺采用连续生产工艺,相对于传统釜氏反应,生产过程危险性小,安全系数高,产品转化率、纯度高,副产物低,且无废盐产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水、离心母液等可回收套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压力,做到经济、环境效益双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58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