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棒料自动分批取料和上料的供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2957.4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9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郑羿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橡技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2 | 分类号: | B65G65/42;B65G69/00;B65G15/58;B65G15/30;B65G15/20;B65G35/00;B65G43/08;B65G47/90;B23Q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方中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棒料 自动 分批 供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棒料自动分批取料和上料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A)、自动分批取料;B)、自动上料。本发明在无需人工操作的前提下,能够快速自分料装置中取出批次长棒料并在移载料车移送下,通过环形传送带出料端部与加工中心对接,自卸载口逐根的滚落至依次经过卸载口下方的上料槽中,在环形传送带运转下,长棒料逐根的送至加工中心,同时在光电传感器和计数器的配合,计数上料根数,出错率较低,且整个上料过程可以自动完成,从而大幅度降低长棒料的上料效率,同时也降低上料的劳动强度,同时多余的棒料直接返送至存料架的堆码区,因此,也不会造成生产车间混乱,也不会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长棒料存取料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棒料自动分批取料和上料的供料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精度细长轴类在办公自动化设备、金融设备和流通设备商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如何能够高效率完成产品的加工成为了企业的所攻克的难题。例如在产品加工的起始过程,即,长料棒的存料、取料、再上料过程,一般的企业,设置一个存料仓库,多种型号的长料棒成捆的堆码在不同的存料区,需要加工多少根长料棒就直接自对应存料区点出相应根数的棒料,一根一根的取出,然后转运至加工机床旁边,再一根一根的送入机床的上料平台,这样一来,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因此,工作效率上明显不占据优势。同时,还有部分企业,干脆直接将料棒捆堆码在机床边,一根一根的送入机床的上料平台,从而表面上的确可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操作非常困难,主要体现在:由于机床两台之间的空间有限,首先堆码工作十分的不方便,而且堆码后根本没有多少工作空间;其次一旦需要更换产品型号时,又要更换料棒捆,操作起来更加不方便。
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能够自动取料、运输料、上料的设备,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而且不占用工作空间,更有利于高效的生产产品。这样一来,首先需要从取料进行改进,然后对上料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长棒料自动分批取料和上料的供料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 一种长棒料自动分批取料和上料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A)、自动分批取料,采用的自动分批取料装置包括用于多根长棒料呈水平状态堆码的存料架、形成有自上而下倾斜设置的卸载面的分料架、取料机构、及分批机构,其中所述分批机构包括能够拦截卸载面或缩回卸载面内闸板,其闸板有多块,且将卸载面自身而下分隔呈了多个料区,其中多个料区包括位于所述卸载面顶部与最上部一块所述闸板之间的上料区、位于所述卸载面底部与最下部一块所述闸板之间的下料区、及位于每相邻两块所述闸板之间的存料区,当需要分批取料时,闸板全部伸出卸载面并形成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多个料区,然后由取料手自存料架的堆码区中取出一个批次长棒料,并送至卸载面的顶部,在长棒料的自重下自由滚落至上料区,此时,由最上部的闸板向下缩回卸载面内,位于上料区的长棒料自由滚落至存料区,然后抬升最上部闸板恢复上料区,同时由取料手复位进行下一批次取料;同时,一旦存料区有两个或多个,其通过操作每相邻两个存料区之间的闸板缩回和复位动作,将长棒料依次向下传递,然后操作最上部闸板的缩回和复位,向存料区进行批次补料,直到所有存料区和上料区内全部堆满长棒料时,取料机构停止取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橡技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橡技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29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计量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往复式液压给料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