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莓果酒的发酵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923421.4 申请日: 2019-09-27
公开(公告)号: CN110527609A 公开(公告)日: 2019-12-03
发明(设计)人: 申刚;王晓敏;付瑜华;周玉飞;张显波;罗晓青;孙航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G3/024 分类号: C12G3/024;C12G3/026;A61K36/8969;A61P1/14
代理公司: 52114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周黎亚<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地址: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果酒 树莓 中药提取物 保健功效 调经活血 发酵步骤 发酵工艺 消除疲劳 原料选择 增进食欲 制备过程 止血 初发酵 氨基酸 压榨 果香 利尿 酶解 弥香 酸度 保留 申请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莓果酒的发酵工艺,包括原料选择及处理,压榨,初发酵,酶解,发酵步骤。本申请在制备过程中很好的保留了树莓中丰富的营养成分,还提供了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丰富的元素,制得的树莓果酒酸度较低,果香浓郁,口感甘甜醇厚,爽怡纯净,回味持久弥香;并结合中药提取物的加入,还具有调经活血、增进食欲、兴奋强壮、消除疲劳、止血利尿等保健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酒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莓果酒的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树莓,又名覆盆子、木莓、树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多年生落叶性灌木型果树,又称托盘、悬钩子等。树莓具有生态效益好、抗病虫性强、投资效益高、管理技术简便、产业延伸链条长等优点。同时,因其具有特殊的营养保健功能,为各国消费者广泛认可,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黄金水果”。树莓果味甜美,含糖、苹果酸、柠檬酸及维生素C等,可供生食、制果酱及酿酒。

树莓果实营养丰富,所含的各种成分易被人体所吸收,而且具有促进人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改善新陈代谢及增强抗病力的作用。树莓富含人体必需的21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其中有八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却在人体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树莓还富含人体可吸收的植物SOD、天然抗癌物质鞣花酸、天然阿斯匹林水扬酸及大量天然减肥物质树莓酮,其含有维生素E的量居各类水果之首。由于树莓浆果所含的糖、有机酸、维生素C、维生素P、维生素B9和造血化合物协调地结合,使树莓成为有利于防病、治病的药物食品。

树莓味甘酸,平,无毒;入肝、肾二经。主益气轻身,主男子肾精虚竭,女子食之有子。具有涩精益肾、助阳明目、补肝、醒酒止渴、化痰解毒、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护肝解酒、止咳平喘和提高人体机体免疫功能之功效,主治肾虚、遗精、醉酒、丹毒等症。临床实验证明,树莓中的“鞣花酸”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能引起癌细胞的凋亡,食用树莓是抑制某些癌症发生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自然疗法,所以欧美称它为红宝石,癌症的克星。另外,树莓含有丰富的水杨酸、酚酸等物质。水杨酸被称为“天然阿斯匹林”,广泛用于镇痛解热,抗血凝;能有效预防血栓降,低血脂与血糖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冠心病,抑制某些癌症发生等功效。因此,树莓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所以经济效益较好。

果酒是将水果破碎、榨汁后,水果本身的糖分被菌种发酵得到的低度饮料酒,具有水果的风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抗氧化剂等成分,因此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我国树莓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由于树莓鲜果柔嫩多汁,可保藏时间短,只能季节性消费。而以树莓果实加工制作成果酒产品后能保留鲜果的营养价值,满足不同季节的消费要求,因此,以树莓制作果酒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关于树莓制成果酒的公开文献有一些,例如:

1、专利申请CN201910061569.1,公开了一种树莓果酒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树莓果实60-70份、羊肚菌18-22份、牡丹花瓣13-16份,具有将树莓、牡丹和羊肚菌混合制备成果酒产品,不仅保留了树莓中丰富的营养成分,还提供了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硒元素,结合牡丹中的黄芪苷,还具有调经活血、化痰解毒、涩精益肾助阳明目、消肿、消食导滞、减肥等功效的作用,解决了由于树莓鲜果柔嫩多汁,可保藏时间短,只能季节性消费,导致树莓的经济价值较低的问题。

2、专利申请CN201811604621.5,公开了一种树莓果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处理:将新鲜采摘的树莓通过去柄机去除树莓上的果柄,然后用水清洗,清洗时采用28-35℃的去离子水;然后去除果核;留下果肉备用;S2、原料浸泡;S3、原料破碎;S4、调整糖度和pH值;S5、灭菌;S7、调配。本发明具有树莓制果酒的工艺简单、口感较好的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未经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34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