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及预紧对拉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3598.4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4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鲍丹宇;叶帝江;高新宇;赵子钦;黄其敏;庄金平;陈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B1/14 | 分类号: | B28B1/14;B28B23/02;E04C2/30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帅;蔡学俊<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板 胡子筋 弯折部 斜向 顶部纵向钢筋 人工工作量 预制叠合板 快速安装 倾斜放置 施工效率 框架梁 伸长 减小 衔接 申请 | ||
1.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衔接端的胡子筋均斜向弯曲有弯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弯折部均向下弯曲45度。
3.一种采用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的预紧对拉支模结构,包括梁模板以及对称位于梁模板两侧的木模板,其特征在于:木模板上均设置有单向叠合板,两单向叠合板均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衔接端的胡子筋均斜向弯曲有弯折部,两单向叠合板相邻衔接端的对应弯折部之间均经箍体预紧对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的预紧对拉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木模板上表面在梁模板的梁成型腔腔口边缘均设置有泡沫胶条,单向叠合板均放置在木模板上表面,泡沫胶条均压设在单向叠合板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的预紧对拉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木模板对称设置在梁模板的梁成型腔腔口两相对边缘侧;梁模板包括竖向支撑架,竖向支撑架顶部设置有龙骨,龙骨顶部设置有木砖,木砖顶部设置有具有对拉筋的梁成型腔;木模板底部均设置有龙骨,木模板的衔接端均与同侧梁模板的梁成型腔腔口边缘齐平;梁模板的梁成型腔内布置有梁纵筋与梁箍筋,纵向两相邻梁箍筋之间为用以安装箍体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的预紧对拉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箍体为拉筋套筒,拉筋套筒均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的内部两端设有螺向相反的内螺纹孔,每端内螺纹孔螺接有呈“J”字形的拉勾,拉勾的弯钩部与同侧的弯折部对勾。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的预紧对拉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箍体为普通箍筋。
8.一种如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采用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的预紧对拉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在预制厂中,在传统单向叠合板的基础上,减少胡子筋的伸出长度,并在叠合板内部钢筋绑扎过程中事先将板两端的胡子筋向下弯折45度;(2)布置梁模板的竖向支撑架,接着在竖向支撑架上安装龙骨,并且在梁成型腔底部模板布置两块长方形木砖来保证荷载均匀传递在梁底龙骨上,然后在梁成型腔两边侧模板设置对拉筋通过长方形木砖进行对拉,抵抗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的侧向压力,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梁的变形,最后在离梁成型腔腔口边缘处的木模板上表面放置泡沫胶条,接着按照传统施工方法,先穿插梁纵筋,再绑扎梁箍筋;(3)运输叠合板到施工现场,进行吊车垂直吊装,由于设计的叠合板胡子筋较一般的短,而且向下弯折,因此通过倾斜放置可以快速安装;(4)如果存在一些漏弯折或者弯折度不够的胡子筋,仍可能存在钢筋碰撞的情况,接着使用专用的钢管对胡子筋进行向下45度弯曲形成弯折部;(5)两单向叠合板相邻衔接端的对应弯折部之间均经箍体预紧对拉连接;(6)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一段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35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