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内部缺陷产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4495.X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0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俊;杨上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18;B23K11/24;B23K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徐迅;祝莲君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铝合金 电阻 点焊 内部 缺陷 产生 方法 | ||
1.一种抑制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内部缺陷产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两个或多个铝合金工件,使所述工件形成叠层;
将叠层放置于电阻点焊设备上,使所述叠层的两端与焊接电极相接触;
使焊接电流和电极压力作用在所述叠层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电流包括多个通电加热阶段、冷却阶段及一保压阶段,所述多个通电加热阶段和冷却阶段是交替进行的,所述通电加热阶段焊接电流的电流幅值为15KA-60KA,通电时间为50ms-200ms,冷却阶段的电流幅值为0-15KA,冷却时间为2-15ms,其中,每个通电加热阶段的焊接电流的电流幅值都相同、每个通电加热阶段的通电时间都相同,所述铝合金工件的厚度为0.3-6.0毫米;
其中在进行铝合金电阻点焊时,采用通电阶段和冷却阶段交替对工件进行焊接的方法,首先通入第一段焊接电流,电流值为15KA-60KA,所述第一段焊接电流先熔化一部分焊接金属,通入所述第一段焊接电流一段时间,50ms-200ms,后随即将电流值降低至0-15KA,进入第一冷却阶段,冷却时间持续2-15ms,熔化的金属收缩结晶量少,内部收缩产生的拉应力小,而在熔核未完全凝固完成时再通入第二段焊接电流,未熔化金属继续受热熔化产生压应力,抵消前一阶段的拉应力,如此往复,通过多段通电阶段和冷却阶段交替作用于焊接工件,可充分抵消内部凝固收缩的拉应力,降低熔核内存在的应力,从而达到抑制熔核内部裂纹、缩孔等的产生,并随着多段焊接电流的通过逐渐增大焊接熔核,提高焊点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抑制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内部缺陷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加热阶段和所述冷却阶段的个数大于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抑制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内部缺陷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电流通电加热阶段的电流幅值为20KA-60K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抑制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内部缺陷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电流通电阶段的通电时间为60ms-150m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抑制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内部缺陷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通电加热阶段电流的通电时间均为90m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抑制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内部缺陷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压力在整个焊接过程中保持恒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抑制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内部缺陷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阶段的时间为30-200m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抑制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内部缺陷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压力为3000-10000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44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路聚合的选路方法、系统、交换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消防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