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内部缺陷产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4495.X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0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俊;杨上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18;B23K11/24;B23K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徐迅;祝莲君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铝合金 电阻 点焊 内部 缺陷 产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内部缺陷产生的方法,属于电阻点焊技术领域,焊接电流包括通电加热阶段、冷却阶段及保压阶段,通电加热阶段焊接电流的电流幅值为15KA‑60KA,通电时间为50ms‑200ms,冷却阶段的电流为0‑15KA,冷却时间为2ms‑40ms。本发明焊接方法,由于冷却阶段的存在,使得焊接热输入稳定,减小焊点内部应力,从而抑制了焊核内部裂纹、气孔等缺陷的生成,从而达到了提高焊点强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阻点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抑制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内部缺陷产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电阻点焊是当前工业中重要的制造工艺方法。由于铝合金比强度高,是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中应用较多的一类材料,但由于其凝固收缩率较大,且其合金元素中包含Mg、Si、Cu、Zn等合金元素,在点焊过程中熔核内部极易产生低熔点共晶,在点焊冷却过程中凝固收缩严重,拉应力较大,在熔核内部极易形成裂纹、缩孔等缺陷,缺陷的存在会极大的降低焊点的力学性能,导致焊接结构在较低的受力载荷下发生永久失效,所以阻碍铝合金的电阻点焊应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多阶段焊接电流的点焊方法,来实现抑制铝及铝合金内部缺陷的生成,该发明相比已有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抑制效果更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高强铝合金点焊焊核内部容易出现内部缺陷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抑制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内部缺陷产生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内部缺陷产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两个或多个铝合金工件,使所述工件形成叠层;
将叠层放置于电阻点焊设备上,使所述叠层的两端与焊接电极相接触;
使焊接电流和电极压力作用在所述叠层上;
所述焊接电流包括多个通电阶段、冷却阶段及一保压阶段,通电阶段焊接电流的电流幅值为15KA-60KA,通电时间为50ms-200ms,冷却阶段的电流幅值为0-15KA,冷却时间为2-40ms。
在另一优选例中,通电加热阶段和冷却阶段的个数大于2个。
在另一优选例中,焊接电流通电加热阶段的电流幅值为20KA-60KA。
在另一优选例中,焊接电流通电阶段的通电时间为60ms-150ms。
在另一优选例中,冷却阶段的电流为0-15KA。
在另一优选例中,冷却阶段的电流为0-15KA。
在另一优选例中,电极压力在整个焊接过程中保持恒定。
在另一优选例中,保压阶段的时间为30-200ms。
在另一优选例中,电极压力为3000-10000N。
在另一优选例中,铝合金工件的厚度为0.3-6.0毫米。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44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路聚合的选路方法、系统、交换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消防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