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机器人搭载危险气体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5441.5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3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郭延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延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N1/24;G01N1/22;G01N33/00;A62C27/00 |
代理公司: | 32333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习友路3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危险气体检测 消防机器人 气体检测模块 旋转装置 转动杆 底盘 上端外表面 安全隐患 操控方式 范围比较 连接装置 使用寿命 装置设置 检测盒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防机器人搭载危险气体检测系统,包括消防机器人和危险气体检测装置,所述危险气体检测装置设置在消防机器人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所述危险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底盘、旋转装置、一号转动杆、连接装置、二号转动杆和检测盒,所述旋转装置安装在底盘上。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消防机器人搭载危险气体检测系统,首先,能够提高危险气体检测系统的灵活性,而且需要的空间比较小,使用范围比较广泛,消除了安全隐患,并且能够降低高温对气体检测模块的影响,从而提高气体检测模块的检测精度,延长气体检测模块的使用寿命,最后,有多种操控方式,使用比较方便,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搭载危险气体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加,消防部门的消防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为了减少消防人员的损伤和减小火灾的损失,人们发明了消防机器人,随着技术的发展,消防机器人上也安装了各种各样的结构,其中就有危险气体检测系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消防机器人搭载的危险气体检测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导致现有的消防机器人搭载的危险气体检测系统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要求;
现有的消防机器人搭载的危险气体检测系统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消防机器人搭载的危险气体检测系统通常只是简单的在机器人上安装传感器,直接由消防机器人进入危险区域检测,而一些区域比较小,消防机器人进去不方便,其次一些含有易爆炸气体的区域,消防机器人运动和碰撞产生的火星可能会点燃气体,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其次现有的消防机器人搭载的危险气体检测系统上的传感器直接与高温气体接触,接触到高温会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和使用寿命,不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消防机器人搭载危险气体检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机器人搭载危险气体检测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消防机器人搭载危险气体检测系统,包括消防机器人和危险气体检测装置,所述危险气体检测装置设置在消防机器人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所述危险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底盘、旋转装置、一号转动杆、连接装置、二号转动杆和检测盒,所述旋转装置安装在底盘上,所述一号转动杆的一端通过旋转装置活动安装在底盘上,所述二号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连接装置与一号转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检测盒安装在二号转动杆远离一号转动杆的一端,所述检测盒的内部设置有气体检测模块。
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转盘和安装轴,所述底盘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体,所述转盘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若干组钢珠,所述转盘位于活动腔体内部,所述安装轴固定安装在转盘的上端外表面,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盘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轴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马达、传动轴和两组连接环,两组所述连接环分别一体成型在一号转动杆远离底盘的一端和二号转动杆靠近底盘的一端,所述传动轴与二号转动杆上的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马达固定安装在一号转动杆上的连接环的上端外表面,所述一号转动杆上的连接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传动轴的外表面,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盒包括隔热外壳、腔体、隔热内壳和气腔,所述腔体位于隔热外壳和隔热内壳之间,所述气腔开设在检测盒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检测盒上设置有降温装置。
优选的,所述降温装置包括空气冷凝管、涡轮风扇和电磁阀,所述涡轮风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气腔上进气口的内表面,所述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气腔上出气口的内表面,所述空气冷凝管的一端穿过隔热外壳,所述空气冷凝管的另一端与气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体检测模块包括但不局限于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氢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和甲烷传感器,所述气体检测模块的检测探头均固定安装在隔热内壳的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延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延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54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