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QT图形界面的三维形貌测量机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6011.5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2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梅云;余浩燃;黄建平;陈锦标;林常青;王晗;谢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G06T5/00 |
代理公司: | 44329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金城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 数据采集 三维形貌测量 相机系统 机控制 电机旋转方向 图像数据转换 相机内部参数 被测工件 点击界面 电机旋转 连续存储 收集数据 图像数据 初始化 保存 按钮 序数 数据库 电机 注销 图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T图形界面的三维形貌测量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定轴序数;设置电机旋转的速度和加速度;设置电机旋转方向和角度,使被测工件能在电机上进行特定的旋转,方便相机收集数据;初始化相机系统;从相机系统中获取已连接的所有相机的相机列表,并获取相机列表中的编号;根据需要修改指定相机内部参数;开启连续存储多张模式,开始进行相机的数据采集;图像数据转换完成后,点击界面按钮保存图像数据,图片则以JPG格式保存在特定的数据库中;数据采集完毕后,关闭当前所用相机,注销三维形貌测量机控制系统。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根据不同环境与工件,能通过实时调参来获得最好的数据采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检测和视觉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QT图形界面的三维形貌测量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由于计算机图像技术的持续提升与进步,在科学技术、航天航空、医疗设备等领域,机器视觉技术将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特别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在线检测和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低成本及高精度的需求促使工业机器视觉系统飞速发展。
在工业生产中,三维形貌测量系统技术具有重要作用。而机器视觉的非接触性和高效性,更促进了机器视觉在三维形貌机中的应用,而相机作为机器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控制系统的性能的优劣会影响到整个三维形貌测量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数据采集的准确控制与误差控制,再将检测得到的形貌信息反馈到加工控制系统中,用于指导修正下一个加工工序。因此,对于相机软件的设计实现方面而言,相机的控制、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等问题是相机软件设计的重点关注对象。现在,相机在三维检测领域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广,但其操作的不便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相机控制系统功能还不够完善,且普遍存在数据采集耗时间长、卡顿、实时预览延迟等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QT图形界面的三维形貌测量机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QT图形界面的三维形貌测量机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S1:设定轴序数;本系统采用的是4轴平台控制器,对步进电机进行行为控制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电机的轴序数,才能对各轴发送命令精确地控制电动机。
步骤S2:设置电机旋转的速度和加速度;
具体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确定轴序数后,通过命令设置电机速度参数,其中字符串格式为:“D:**S**F**R**”;第一位为控制的轴序号,S字符为最小速度,在字符后的数字代表其速度值,F为最大速度,在字符后的数字代表其速度值R为加速时间/减速时间。
步骤S3:设置电机旋转方向和角度,使被测工件能在电机上进行特定的旋转,方便相机收集数据;
具体的,所述步骤S3还包括:其字符串格式为:“M:*±P**”;第一位为控制的轴序号,然后为旋转方向,“+”代表顺时针方向,“-”代表逆时针方向,P字符为脉冲数,输入一定数量的脉冲数可精确控制步进电机旋转至特定的角度,进行旋转平台的精准定位。
步骤S4:初始化相机系统:创建一个相机全局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中可能有数个相机,全局控制系统用于统一管理所有被纳入本程序创建的系统内部的相机)。
步骤S5:从相机系统中获取已连接的所有相机的相机列表,并获取相机列表中的编号;如果此时需要对指定的相机进行控制,便需要根据相机的编号来创建相机对象。
步骤S6:根据需要修改指定相机内部的颜色模式、采集速率、图像大小参数;
步骤S7:开启连续存储多张模式,开始进行相机的数据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6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