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滑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6769.9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2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月云;蒋忠海;任颖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11/24 | 分类号: | E01C11/24;E01C3/02;E01C3/00;E01C7/32 |
代理公司: | 11543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282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层 路基层 短切碳纤维 路面结构 格栅网 铺设 路面使用寿命 施工技术领域 结构稳定 连接稳定 无序分布 综合性能 防滑层 防止层 剥落 粒料 推移 施工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滑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路面结构及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路基层、粘结层和防滑层,路基层与粘结层之间设有格栅网,粘结层内铺设有呈均匀无序分布的短切碳纤维。本发明通过格栅网结构使路基层与粘结层连接稳定,同时通过短切碳纤维提高粘结层的综合性能,提高各个方向上的抗载荷破坏能力和防粒料剥落能力,从而提高结构间的稳定性,防止层间推移破坏,保证抗滑路面的性能和结构稳定,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面结构及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滑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超载、重载车辆以及交通流量的急剧增加,早期修筑的大多数公路虽然路面结构性完整,但路面抗滑性、平整度、舒适性等性能已经大大降低,有的甚至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现有路面结构的沥青混凝土罩面层之间,通过粘接材料把原沥青混合料路面面层与沥青混凝土罩面牢固的粘结在一起,这种结构的路面摊铺厚度大、耐久性差,时间一久,表面的抗滑粒料会在车辆载荷作用下发生层间推移破坏,使路面寿命较短,并且使抗滑性能严重受损,车辆行驶噪音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滑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提高粘接层的稳定性和抗载荷破坏能力来提高与结构间的稳定性,保证抗滑路面的性能和结构稳定,提高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抗滑路面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路基层、粘结层和防滑层,所述路基层与粘结层之间设有格栅网,所述粘结层内铺设有呈均匀无序分布的短切碳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环氧树脂粘接剂100-250份,抗剥落剂3-5份,温拌剂20-30份,抗车辙剂3-5份。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网为不锈钢板条状格栅网或不锈钢网板状格栅网。
进一步地,所述短切碳纤维的长度在20-45mm,单丝直径在10um-20um,所述短切碳纤维在粘结层中的质量含量为30%-40%。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层为莫氏硬度大于6、磨光值大于60的玄武岩矿石料。
进一步地,所述路基层为沥青路基或水泥混凝土路路基。
一种抗滑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在铺设水泥混凝土路基层或沥青路基层时,先在路面铺设一层格栅网,格栅网的板条之间通过钢丝捆扎,格栅网单格面积在1-1.5㎡;再铺设水泥混凝土或沥青,并使格栅网露出一截在外,露出高度在15-30mm;
-将在粘结层组分的混合料洒布在路基层上,粘结层厚度至5-10mm时,将短切碳纤维均匀无序的铺设在粘结层表面,再继续洒布粘接层至厚度达到35-40mm,完成粘结层铺设;
-粘结层铺设完成的同时,立即铺设经破碎筛选后粒径不大于1.5mm的玄武岩矿石粒料,铺设完成后,在常温下固化养护5-7天则完成施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格栅网结构使路基层与粘结层连接稳定,同时通过短切碳纤维提高粘结层的综合性能,提高各个方向上的抗载荷破坏能力和防粒料剥落能力,从而提高结构间的稳定性,防止层间推移破坏,保证抗滑路面的性能和结构稳定,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6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使车辆减速的减速路面
- 下一篇:一种整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