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头孢唑林钠产生的二聚体杂质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9372.5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雄;霍志甲;姜根华;张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519/00 | 分类号: | C07D519/00;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12207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5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聚体杂质 头孢唑林钠 二氯甲烷 母液 萃取 三乙酰基硼氢化钠 合成 层析硅胶柱 淬灭反应 马丁试剂 起始原料 氢氧化钠 溶剂乙醇 蒸馏 稀盐酸 淬灭 二聚 水中 备用 过滤 并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孢唑林钠产生的二聚体杂质D及生产头孢唑林钠产生的二聚体杂质的合成方法。包括:起始原料A、氢氧化钠在溶剂乙醇、水中进行反应,用稀盐酸调节pH,萃取,蒸馏得到中间体B;将中间体B加至二氯甲烷中,加入戴斯.马丁试剂.用淬灭反应液,过滤得到化合物C的母液,备用;将化合物A,三乙酰基硼氢化钠依次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再加入产物C的母液,反应完后,淬灭,萃取,并用层析硅胶柱纯化得到二聚体杂质D。所合成的二聚杂质D可以为反应提供杂质对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生产头孢唑林钠产生过程中的二聚体杂质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头孢唑林钠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制品为游离酸(五水化合物),并加有一定量的无水碳酸钠,制成注射剂供用。适用于敏感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至的败血症、下呼吸系感染、腹腔胆系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和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
头孢唑林钠于1978年被发现。1983年,英国葛兰素公司首先将其开发上市。1992年,头孢唑林钠在我国首次上市,1993年被正式列入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经过10多年的临床应用验证,头孢唑林钠具有抗菌谱广、耐酶等特点,它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强,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中、重度感染,是治疗感染革兰阴性菌危重患者的首选药物。头孢唑林钠的抗菌作用机制为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其它头孢菌素类药相似,该品能抑制转肽酶在细胞壁合成的最后一步交叉连接中的转肽作用,使交叉连接不能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壁合成,导致细菌溶菌死亡。
主要的合成路线主要:
CN105541870, 2016,报道了公布了以7-氨基头孢酸为原料制得头孢唑林钠;其中有关反应方程式:
二聚体化合物是头孢唑林钠合成过程中出现的杂质MS:[M+H]+=485.1,但是该杂质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很有效的合成方法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聚物以及简单的合成二聚物的合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头孢唑林钠产生的二聚体杂质D,其特征在于他为如下的结构: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头孢唑林钠产生的二聚体杂质D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起始原料A、氢氧化钠在溶剂乙醇、水中进行反应,反应条件温度为30℃,时间12小时,用稀盐酸调节pH,萃取,蒸馏得到中间体B;所述起始原料A: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2.5--4;
2)将1)中得到的中间体B加至二氯甲烷中,加入戴斯.马丁试剂. 用淬灭反应液,过滤得到化合物C的母液,备用;所述的中间体B:戴斯.马丁试剂比例为1:1--3;
3)将化合物A,三乙酰基硼氢化钠依次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再加入2)产物C的母液,反应完后,淬灭,萃取,并用层析硅胶柱纯化得到二聚体杂质D;
所述的化合物C:三乙酰基硼氢化钠比例为1:1—3;
本发明所述步骤3)层析柱所用溶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5:1--3
本发明更进一步公开了头孢唑林钠产生的二聚体杂质D在用于制备检测头孢唑林钠杂质对照品方面的应用,实验结果显示该合成方法简单,有效。
本发明更加详细的描述如下:
本发明公开的头孢唑林钠二聚杂质D的合成方法的合成路线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9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