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0099.8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4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段海澎;曹进;李绍华;张振华;朱大勇;汪文达;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洪琴 |
地址: | 2300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墩 局部 冲刷 防护 方法 | ||
1.一种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冲坑深度h确定待加固桥墩的加固深度H;
S2、根据冲坑深度h、冲坑的外侧边缘线(5)与加固桥墩墩身的外轮廓线(21)的距离l,确定待加固桥墩外周侧的加固区域的外边缘线(41);
S3、对加固区域(4)进行注浆加固;
S4、在桥墩周围铺上抛石(6),确定抛石(6)围成的抛石外轮廓线(61)和厚度;
S5、定期检测加固区域(4)处的冲坑状态和抛石(6)状态,确定待修补区域(8)时,判断待修补的种类,当产生的新的冲坑深度达到加固深度H的设定比例时,根据步骤S1-S3,对冲坑进行再次的灌浆修复;当抛石(6)不足厚度和或抛石外轮廓线(61)围成的区域不足设定比例时,根据步骤S4,再次填补抛石(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确定加固深度H的步骤为:
S11、确定冲坑深度h,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h为冲坑深度,m;Kζ为桥墩的墩形系数;Kη2为系数,为河床泥沙平均粒径,mm;B1为墩身(2)的宽度,m;hp为墩身(2)前方行进水深,m;v为墩身(2)前方进水的平均流速,m/s;v0为河床泥沙启动流速,v0=0.28(d+0.7)0.5,m/s;v′0为墩身(2)前方泥沙起冲流速,v′0=0.12(d+0.5)0.55,m/s;n为指数,
S12、确定加固深度H,其中H=(1.2~1.5)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确定加固区域(4)的步骤如下:
S21、确定冲坑的外侧边缘线(5)与加固桥墩墩身的外轮廓线(21)的距离l,取l=(1~2)h;
S22、确定加固区域的外侧边缘线(41)与待加固桥墩墩身的外轮廓线(21)的距离为L,取L=(1.2~1.5)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固桥墩还包括设置在墩身(2)下方的扩大基础(3),所述扩大基础(3)的中轴线与墩身(2)的中轴线重合,且扩大基础(3)上表面的面积大于墩身(2)与其接触的面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抛石外轮廓线(61)到墩身的外轮廓线(21)的距离是墩身(2)宽度B1的1~2倍,厚度为抛石粒径的2~3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定期检测时,当产生的新的冲坑深度达到加固深度H的1/2时,根据步骤S1-S3,对冲坑进行再次的灌浆修复;当抛石(6)厚度不足设定厚度的1/2时,根据步骤S4,再次填补抛石(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注浆加固时,如果环境中的土质为中粗砂及砂砾石,破碎岩石与卵砾石、软黏土与湿陷性黄土时,使用静压注浆法来进行注浆加固;如果环境中的土质为砂类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和淤泥时,使用高压喷射注浆法来进行注浆加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当需要进行灌浆修复时,在步骤S3之前,还需要在已有的加固区域(4)的外侧打入锚杆(7),然后按照步骤S3进行新的加固区域进行注浆加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00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