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0732.3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6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姚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18 | 分类号: | B60L7/1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制动 能量 回收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踏板单元、VCU整车控制单元、EBooste电控制动单元;所述制动踏板单元,用于接收驾驶员的制动意图;所述EBooste电控制动单元,包括踏板行程传感器、控制单元;所述踏板行程传感器用于根据驾驶员的制动意图探测制动踏板的位移,并将探测到的位移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位移信号驱动电机产生再生制动的能量;所述VCU整车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驾驶员的制动意图控制所述控制单元驱动电机产生再生制动的能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应用日益广泛。所谓新能源,是为了区别传统的化石能源而产生的概念。新能源汽车目前主要分为纯电动、油电混动、插电混动与燃料电池等几大种类。新能源车随着概念的推广及政策的扶持,已经成为汽车市场中不可小觑的力量。其中,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是其核心技术之一。能量回收系统是指汽车减速或制动时将其中的一部份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加以存贮后再利用到驱动汽车行驶中。
能量回收系统是起源于F1赛事的一种辅助设备。原理是将刹车时本会被白白费掉的能量收集储存起来,在适当的时候再释放出去。本应是顶级豪车中才配备的能量回收系统,在除燃料电池以外的新能源车型上,却出奇的适用。
众所周知,新能源车最大的优势,就是用电能代替了传统的内能。但是新能源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充电了。充电无法像加油一样快速便捷,所以加强电能的利用率就是很重要的一项辅助技术了。把“溢出”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虽然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充电的问题,但是由于利用率提高了很多,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充电的次数,还是很实用的,尤其是在混动车型上,效果更是明显。
但是,现有的汽车在制动时,其能量的回收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特别是在刹车时,并不能很好地利用车辆的动能损耗。其动能在制动器里转化为热能耗散于大气。数量庞大的汽车在日常行驶过程中,特别是在交通比较拥挤的城市行驶过程中,频繁地起步加速与制动减速产生巨大的制动能量耗散,大大地降低了电动机的效率。制动系统的设计与传统车存在一定差异,需要突出它的能量回收策略,更好的利用车辆的动能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及方法,采用EBooste系统对车辆刹车能量进行回收,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特点。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包括:制动踏板单元、VCU整车控制单元、EBooste电控制动单元;
所述制动踏板单元,用于接收驾驶员的制动意图;
所述EBooste电控制动单元,包括踏板行程传感器、控制单元;所述踏板行程传感器用于根据驾驶员的制动意图探测制动踏板的位移,并将探测到的位移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位移信号驱动电机产生再生制动的能量;
所述VCU整车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驾驶员的制动意图控制所述控制单元驱动电机产生再生制动的能量。
进一步的,所述VCU整车控制单元中还包括将再生制动能量生成制动力矩,以形成制动。
进一步的,若制动踏板单元未接收到驾驶员的制动意图,则通过VCU整车控制单元回收再生制动的能量。
进一步的,还包括解耦电控液压制动单元,用于当再生制动能量的制动不满足驾驶员的制动意图时,完成制动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再生制动能量包括滑动再生能量和制动再生能量。
相应的,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07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