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轮式采血枪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6734.3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4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5 | 分类号: | A61B5/155;A61B5/1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轮 采血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轮式采血枪,包括:壳体;连接轴,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壳体上;转轴,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连接轴另一端;采血管转轮,其可旋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表面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柱形槽,用于放置采血管;固定夹,其滑动设置在所述采血枪转轮一端,能够夹持采血管;其中,所述固定夹滑动,能够将所述采血针插入所述采血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轮式采血枪,将多个采血管同时放入可旋转的采血管转轮中,再通过滑动设置的固定夹实现采血针的插拔,在插拔过程中无需接触采血针,降低了医护人员感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轮式采血枪和一种转轮式采血枪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病人入院要进行临床血液检查,通常做法为利用采血针进行抽血,将采血针针头一端刺入病人血管,针杆一端插入采血管,利用采血管内的负压使血液流入采血管,但危重或病情复杂的病人由于检查项目较多,通常需要抽取多根管血进行检测,护士需要在采集完一根管血液后,将病人血管内的采血针针头留置,拔出针杆,再将针杆刺入另一采血管继续进行血液采集,在更换过程中耗时,费力,容易发生针杆断裂,且隐患很多,护士极易碰触到针杆,从而接触到病人血液,发生感染。
申请号为201720666657.0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采血管,在管口设置胶塞,胶塞上开设有能够使钢针穿刺的倾斜针道,针头能够接触采血管的罐体内部,能够对血样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血细胞被破坏,保证了化验结果准确性,但还是未解决多管采血,需要反复拔插针杆,护士容易接触到病人血液的问题。
公告号为CN203953672U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头采血针,包括采血的针头、软管和一多通管,所述软管一端与针头相接,另一端与多通管的一端口相接,多通管的其它端口均设有一刺塞端,设有刺塞端的管路上均设有开关;采用上述发明的多头采血针,可大大简化静脉采血的操作流程;从而降低交叉感染和针刺伤的发生。
但是采用上述发明中的方案时,仍需要医务人员进行手动调节不同管路上的开关,从而控制不同管路中的血液是否流通,无法实现各个管路的自动调节,操作比较复杂。尤其是当管路比较多时,多个管路交错在一起,从而容易使医务人员分辨不清哪个管路与相应的采血试管连通,易出现医务人员控制开关时,仍会使管路中的血液进入到已采集过血液的采血试管中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轮式采血枪,由转轮同时容纳多个采血管,再通过滑动设置的固定夹夹持采血针的针杆插入或拔出采血管,病人只需经历一次穿刺,采集多根管血样,且在更换采血管过程中无需接触采血针,降低了医护人员感染风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轮式采血枪的控制方法,给出了插拔针杆的控制速度和时间,使针杆匀速插入或拔出采血管,避免针杆断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转轮式采血枪,包括:
壳体;
连接轴,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壳体上;
转轴,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连接轴另一端;
采血管转轮,其可旋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表面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柱形槽,用于放置采血管;
固定夹,其滑动设置在所述采血枪转轮一端,能够夹持采血针;
其中,所述固定夹滑动,能够将所述采血针插入所述采血管。
优选的是,所述采血管转轮包括:
转轮壳体,其为柱形壳体,一端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圆孔;
转轮,其为柱形,表面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柱形槽。
棘轮,其设置在所述转轮一端,能够带动所述转轮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67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胃镜活检标本取材包埋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消毒液漏斗式按压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