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鹿茸多肽的Ⅰ型/Ⅲ型胶原软骨修复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9229.4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4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黄晨光;王营营;陈杨燕;陈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56 | 分类号: | A61L27/56;A61L27/58;A61L27/50;A61L27/24;A61L27/22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鹿茸多肽 胶原 制备 支架 壳聚糖微球 胶原蛋白 软骨修复 修复支架 关节软骨修复 软骨缺损修复 三维网络结构 网状纤维结构 生物相容性 带状纤维 负载步骤 可降解性 免疫原性 医用材料 制备过程 壳聚糖 人重组 无毒性 包载 源型 治疗 | ||
1.一种负载鹿茸多肽的Ⅰ型/Ⅲ型胶原软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将型胶原蛋白、型胶原蛋白溶于乙酸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型胶原蛋白溶液和型胶原蛋白溶液;
(2)将步骤(1)所得的型胶原蛋白溶液和型胶原蛋白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溶液;
(3)制备包载鹿茸多肽的壳聚糖微球;
(4)将步骤(3)制备的包载鹿茸多肽的壳聚糖微球按1.5 mg/mL加入到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过夜,冷冻干燥后浸泡在交联剂中进行交联;
(5)交联后反复用去离子水清洗,二次冷冻干燥即得用于骨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修复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型、型胶原蛋白溶液的浓度均为0.8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型胶原蛋白源于牛腱,型胶原蛋白源于利用基因工程经过酵母菌发酵得出的人重组型胶原蛋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混合溶液中型胶原蛋白溶液与型胶原蛋白溶液质量比为1:1,1:2,1:3,2:1,3:1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包载鹿茸多肽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确称取0.1 g脱乙酰度为95%,黏度为 50–800 mPa·s的壳聚糖,溶于10 mL浓度为3wt%的冰醋酸中,制得壳聚糖溶液,置于4℃冰箱密封保存备用;
(2)准确称量50 mL石蜡溶液和1.5 mL司班80溶液置于100 mL三颈瓶中,使其在60℃,800 r/min的水浴锅中进行机械搅拌,形成混合溶液;
(3)再准确称取5 mL步骤(1)制得的壳聚糖溶液,然后逐滴加入到步骤(2)的混合溶液中,使其持续搅拌90 min;
(4)取1mL,25wt%的戊二醛溶液加入到搅拌90 min后的步骤(3)的溶液中,然后再持续搅拌10 min;
(5)将步骤(4)所得乳液充分离心,弃上清液,再用石油醚反复冲洗离心4次,冷冻干燥,于-20℃下避光保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交联剂为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EDC)、N-羟基丁二酰(NHS)溶于90vol%乙醇溶液中制得,其中EDC和NHS的最终浓度分别为20 mmol/L, 50 mmol/L。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负载鹿茸多肽的Ⅰ型/Ⅲ型胶原软骨修复支架。
8.如权利要要求7所述负载鹿茸多肽的Ⅰ型/Ⅲ型胶原软骨修复支架在修复软骨缺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92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