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外形变形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0453.5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8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詹思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思骏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Q10/08 |
代理公司: | 33220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成像 初始图像 向量 比对数据 特征提取 图像比对 图像 物流 预设 存储介质 数据判定 物品物流 变形的 种检测 比对 成像 运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外形变形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物品进行物流操作初始时,对物品的外形进行初始成像,获取初始图像,采用预设的识别模型对所述初始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识别向量,得到通过该识别向量表征的初始图像多个特征的初始图像比对数据;在物品物流进行中或物流完毕时,对物品的外形进行二次成像,获取二次成像图像,采用预设的识别模型对所述二次成像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识别向量,得到通过该识别向量表征的二次成像图像多个特征的二次成像图像比对数据;比对初始图像比对数据和二次成像图像比对数据判定物品是否被完好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外形变形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物流系统,特别是快递中,我们需要对待运送的物品进行打包处理操作,以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等情况,在另一个方面,参与物流的企业(如快递公司)快递交付时,通常通过包装是否破损来判定快递是否被正常输送的标准。
有时候,比如为了寄送一支笔,需要将笔放置在一个合适的纸盒里,纸盒里面填充有泡沫或发泡材料,有时候还在纸盒的外面包覆气囊塑料膜,再在外层封装有塑料袋,同时在封装过程中还大量使用各种粘胶带,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有趣的情况,我们所寄送的这个笔的价值可能还不到这些包装物的价值,而同时这些包装物(特别是这些不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在一次使用后通常被作为垃圾而抛弃。
可以预见的是,我们常规的包裹寄送的方式,不仅极大的造成地球资源的浪费,由于每天所寄送的快递量巨大,同时很多这些被抛弃的塑料制品并没有得到合适回收利用,由此大大危害了我们的自然环境,这些不易降解的塑料制品,甚至可以长达数百年的时间范围内对包括鸟类或鱼类等自然生物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了防止运输破损,就需要进行足够的包装,同时包装的完整性又是检验运输是否合格的标准,这个命题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解决方案,比如在物流企业分拣运输时,将多个小件的物品放置在一个可以重复多次可用的中转箱内,物品间用适度的包裹物分隔(如可回收利用并可降解的瓦楞纸);在另一个方面,通过移动端的图像识别软件来检测物品是否被完好运输,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物流包装物的消耗。
本发明人对此进行研究,研究出一种检测外形变形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在物流过程中,对具有固定外形的物品进行外形变形检测,从而来判定物品是否被完好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外形变形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在物流过程中,对具有固定外形的物品进行外形变形检测,从而来判定物品是否被完好运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外形变形的方法,包括
在物品进行物流操作初始时,对物品的外形进行初始成像,获取初始图像,采用预设的识别模型对所述初始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识别向量,得到通过该识别向量表征的初始图像多个特征的初始图像比对数据;
在物品物流进行中或物流完毕时,对物品的外形进行二次成像,获取二次成像图像,采用预设的识别模型对所述二次成像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识别向量,得到通过该识别向量表征的二次成像图像多个特征的二次成像图像比对数据;
比对初始图像比对数据和二次成像图像比对数据,得到两者之间差值,若该差值在预先设定的阈值之内,则判定物品无外形变形,物品被完好运输,反之,若该差值在预先设定的阈值之外,则判定物品有外形变形,物品未被完好运输。
进一步的,在对物品的外形进行初始成像,得到初始成像数据时,获取物品的正面图像数据。
进一步的,通过正面图像数据,分析该图像数据的特征点,得到特征点数据,并将该特征点数据生成一个唯一对应的I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思骏,未经詹思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04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