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6010.7 | 申请日: | 2019-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9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曾强;陈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七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14 | 分类号: | C22C21/14;B22D17/00;C22C1/02;C22C1/06;C22F1/02;C22F1/057;H05K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铝合金材料 通讯基站 壳体 性能稳定性 重量百分比 耐磨性 耐腐蚀性 散热性能 使用寿命 碳纳米管 稀土元素 抗疲劳 制备 | ||
1.一种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0.1-0.3%的Tl,0.05-0.1%的Ba,0.1-0.3%的Nb,0.08-0.15%的Zr,0.3-0.5%的Re,3-6%的Cu,2-5%的Si,0.005-0.01%的Se,0.003-0.008%的Bi,稀土元素0.01-0.1%,0.001-0.003%的碳纳米管,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含量不超过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元素为Dy和Y按质量比1:(3-5)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铝锭加入熔炉熔化,在金属熔液升温至800℃-830℃时加入硅,并搅拌金属熔液至硅完全熔化,再静置4-6分钟;后升温至835-855℃,向金属熔液中投入Tl、Ba、Nb、Zr、Re、Se,Bi;搅拌金属熔液并使金属熔液升温,在金属熔液达到860-920℃时,再向其中加入Cu、稀土元素和碳纳米管,保温搅拌25-35分钟,得到铝合金熔液;
步骤S2:将经过步骤S1制成的铝合金熔液降温至720-750℃,向其中加入精炼剂,喷入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精炼,每次保温精炼时间15-30min;后再依次进行扒渣和过滤,得到精炼后的铝合金熔液;取样测试其化学成分,对比设计成分与实测成分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微调,确保合金成分达到设计成分要求;
步骤S3:将经过步骤S2测试合格的精炼后的铝合金熔液,压射到模具内,进行压铸成型;
步骤S4:将经过步骤S3压铸成型的铝合金胚料在520-550℃固溶处理10-15小时,水淬后,在195-205℃时效处理5-7小时,随炉冷却后得到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氦气、氖气、氩气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四氟铝酸钾15-25份、六氟硅酸钙10-15份、氯化钾30-40份、硝酸铷3-6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铝合金熔液、精炼剂的质量比为100:(0.3-0.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采用陶瓷过滤的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精炼次数由精炼后的合金成分和含氢量调整,以使氢含量小于0.12mL/100gAl。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压铸成型具体工艺为:在模具型腔温度为280-320℃、压射速度为0.6-1.2米/秒、压射比压为70-90MPa、增压压力为95-115MPa和保压时间为4-6秒条件下进行压铸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七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七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60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