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6010.7 | 申请日: | 2019-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9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曾强;陈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七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14 | 分类号: | C22C21/14;B22D17/00;C22C1/02;C22C1/06;C22F1/02;C22F1/057;H05K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铝合金材料 通讯基站 壳体 性能稳定性 重量百分比 耐磨性 耐腐蚀性 散热性能 使用寿命 碳纳米管 稀土元素 抗疲劳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0.1‑0.3%的Tl,0.05‑0.1%的Ba,0.1‑0.3%的Nb,0.08‑0.15%的Zr,0.3‑0.5%的Re,3‑6%的Cu,2‑5%的Si,0.005‑0.01%的Se,0.003‑0.008%的Bi,稀土元素0.01‑0.1%,0.001‑0.003%的碳纳米管,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含量不超过0.01%。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散热性能佳,强度和硬度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性能稳定性好,抗疲劳效果明显,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无线电通讯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5G)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它以高速度高质量信号传输、超大的容量、超低的延时为特色,成为现阶段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移动通讯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5G通讯技术选择以24GHz以上的毫米波频段为应用频段,这种相对4G更高频段的电磁波传播,由于电磁波对固体的穿透能力下降,这势必导致无线通迅基站数量成倍地增加。同时,随着无线通讯基站集成度的提高和功率的增大,对基站的体积、重量和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5G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必然需要对相关设备材料进行更新,这些相关设备材料包括如应用于各种通讯基站、天线测试设备和电子终端的材料等。
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是一种常见的5G应用相关的通讯基站用材料,它是支撑无线通讯基站的关键构件材料之一,能为基站内部的电子器件及电路板固定提供基板,同时也是基站内部器件散热的主要器件,压铸铝合金材料因为其具有质量轻、强韧性好、耐腐蚀以及特有的金属光泽等特性成为基站外壳材料的首选。但是现有的压铸铝合金的强度、延伸率和硬度都比较低,容易出现变形、断裂、腐蚀等现象,且其导热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能满足5G无线基站轻量化和散热的要求。
申请公开号为CN102146541A名称为“一种Al-Si-Cu-Mg-xLa稀土压铸铝合金的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在Al-11.0Si-2.5Cu-0.2Mg合金中通过添加0.1-0.9%的稀土La后,明显细化、球化晶粒,改变第二相形态,大幅提高合金力学性能,压铸抗拉强度为266-286MPa,伸长率为3.0-4.0%。这种合金虽然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但材料成本较高,导热性能较低。
因此,开发一种散热性能佳,强度和硬度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性能稳定性好的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5G通讯基站的加速建设与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过程易控制,耗能少,可明显节约能源,减少经济损失,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高;制备得到的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散热性能佳,强度和硬度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性能稳定性好,抗疲劳效果明显,使用寿命长。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5G通讯基站壳体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0.1-0.3%的Tl,0.05-0.1%的Ba,0.1-0.3%的Nb,0.08-0.15%的Zr,0.3-0.5%的Re,3-6%的Cu,2-5%的Si,0.005-0.01%的Se,0.003-0.008%的Bi,稀土元素0.01-0.1%,0.001-0.003%的碳纳米管,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含量不超过0.01%。
优选地,所述稀土元素为Dy和Y按质量比1:(3-5)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七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七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6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