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内装隔音方法及隔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7656.7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1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颜猛;罗竹辉;傅亮;郭福林;贺才春;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68 | 分类号: | B63B3/68 |
代理公司: | 31251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组件 隔音 隔板 芯材 声波 隔音效果 阻抗失配 隔音单元 声波传递 密闭 内装 衰减 填充 船舶 传播 | ||
1.一种船舶内装隔音方法,其是将隔板设置于噪音产生区域与噪音接收区域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至少由一个隔音单元组成,所述隔音单元包括具有封闭容纳空间的支撑组件,声波在所述支撑组件具有第一声波传播速度V1,所述容纳空间内填充具有第二声波传播速度V2的隔音芯材且V1≠V2形成对声波传递的阻抗失配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内装隔音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隔板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隔音单元组成时,将每两个所述的隔音单元通过粘结层一镜像对称粘接在一起,声波在所述粘结层一中具有第三声波传播速度V3,V3≠V2≠V1,所述镜像对称的隔音单元形成对声波传递的多层阻抗失配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内装隔音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镜像对称粘接在一起的隔音单元进行阵列,在每相邻的所述镜像对称粘接在一起的隔音单元之间通过粘结层二粘接在一起,将所述隔板围合形成封闭空间,使得所述噪音接收区域设置于封闭空间内,噪音产生区域设置于封闭空间之外;声波在所述粘结层二中具有第四声波传播速度V4,V4≠V3≠V2≠V1。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船舶内装隔音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隔音单元的支撑组件包括盖板和支撑围板,通过将支撑围板弯折形成开口容纳空间后再将盖板盖合于围板上形成所述支撑组件的封闭容纳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内装隔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围板和盖板之间设置弹性缓冲件,声波在所述弹性缓冲件中具有第五声波传播速度V5,V5≠V4≠V3≠V2≠V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内装隔音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隔音单元中填充的隔音芯材替换采用不同声波传递速度的隔音芯材。
7.一种船舶内装隔音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隔音单元,所述隔音单元由具有封闭容纳空间的支撑组件构成,所述封闭容纳空间内填充有与其尺寸匹配的隔音芯材,声波在所述支撑组件以及所述隔音芯材中的转播速度不同形成对声波传递的阻抗失配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内装隔音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C型板和盖板,所述盖板宽度大于所述C型板宽度并盖合于所述C型板开口之上形成封闭容纳空间,与所述容纳空间尺寸匹配的隔音芯材填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隔音芯材的外边缘与所述C型板和盖板的内边缘贴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内装隔音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板与所述盖板的盖合连接处之间还设置有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上表面与盖板、下表面与C型板通过粘结剂粘合,声波在所述弹性缓冲件、隔音芯材、盖板以及C型板的传播速度均不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舶内装隔音隔板,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两个隔音单元以C型板的底边为基准镜像对称拼接,在两个隔音单元的C型板的底边之间填充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与所述隔音单元的C型板的底边粘结,声波在所述粘结层与隔音单元的C型板、盖板、隔音芯材以及弹性缓冲件的传播速度均不相同,形成多层复合阻抗失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76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在恶劣天气保护海员的船用甲板
- 下一篇:舰艇声纳口Ⅴ形卷式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