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的汽车前照灯投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2376.5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6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升辉;崔小强;陈琪;吴亚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1/50 | 分类号: | B60Q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刘亲斌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汽车 前照灯 投射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自适应的汽车前照灯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2)及设于该转盘(2)一端面的驱动装置,以及设于该转盘(2)另一端面的透镜装置(1);其中,
所述转盘(2)设于汽车前照灯投射装置中间,为所述驱动装置和透镜装置(1)提供安装基底,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3),该电机(3)为步进电机,其输出轴与所述转盘(2)的中轴线固定连接,用于准确控制所述转盘(2)的旋转角度;
所述透镜装置(1)包括光源模块(6)、散热模块(7)及单面透镜(109)或透镜组(110),所述光源模块(6)中部为圆盘状结构,在该圆盘状结构的一端面上均匀分布有相互平行的矩形短板,所述散热模块(7)固定安装于所述光源模块(6)圆盘状结构的另一端面中心位置,所述单面透镜(109)或透镜组(110)分布设于所述转盘(2)上,并与所述光源模块(6)构成投射系统,在接收到控制系统的指令时,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转盘(2)转动,进而使所述透镜装置(1)运行到指定位置,所述光源模块(6)发出的光线经过单面透镜(109)或者透镜组(110)进行光能的重新分配,之后在目标平面上形成特定形状和颜色的光照度分布,完成汽车前照灯的自适应投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的汽车前照灯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透镜(109)为半球状结构,其平端面的中心位置向内设有一个半球状的凹槽;
所述透镜组(110)的外侧为与所述单面透镜(109)相同的半球状结构,其半球状的凹槽内部设有尺寸小于所述单面透镜(109)且带有半球状凹槽的半球体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的汽车前照灯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透镜(109)或者透镜组(110)以自由曲面光学设计,并采用玻璃或者塑料材质制备而成,可对所述光源模块(6)发出的特定颜色的光线进行配光作业,以便在目标面上形成特定色彩和颜色的光照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的汽车前照灯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装置(1)包括第一透镜或透镜组(101)、第二透镜或透镜组(102)、第三透镜或透镜组(103)、第四透镜或透镜组(104)、第五透镜或透镜组(105)、第六透镜或透镜组(106)、第七透镜或透镜组(107)以及第八透镜或透镜组(1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的汽车前照灯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或透镜组(101)、第二透镜或透镜组(102)、第三透镜或透镜组(103)、第四透镜或透镜组(104)、第五透镜或透镜组(105)、第六透镜或透镜组(106)、第七透镜或透镜组(107)以及第八透镜或透镜组(108)均布于所述转盘(2)的圆周端面上或根据实际需求的角度进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的汽车前照灯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6)为LED光源或者激光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的汽车前照灯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6)为LED光源,该LED光源包括红色LED光源、绿色LED光源或蓝色LED光源。
8.一种自适应的汽车前照灯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的汽车前照灯投射装置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S100:驾驶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需要投射的图案后,由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控制电机(3)转动带动转盘(2)旋转,将对应的透镜装置(1)旋转到汽车前灯处;
S200:控制光源模块(6)发光,光源模块(6)发出的光线进过单面透镜(109)或者透镜组(110)进行光能的重新分配;
S300:重新分配后的光线在目标平面上形成特定形状和颜色的光照度分布,完成对特定光照的投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的汽车前照灯投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光照包括斑马线照明光斑模式、掉头照明光斑模式、十字交叉照明光斑模式或线形诱导照明光斑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23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