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广西莪术茎叶栽培茶树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4193.7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6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梁乐;罗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乐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石本定 |
地址: | 5303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广西 莪术 栽培 茶树 方法 | ||
一种利用广西莪术茎叶栽培茶树菇的方法,栽培过程为:(1)菇棚准备;(2)培养基制备:利用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培养基:莪术茎叶40‑60份、莪术渣20‑30份、茉莉花枝叶15‑20份、茶树枝叶8‑15份、石灰粉8‑10份、花生麸3‑5份和糖蜜2‑3份;(3)装袋灭菌;(4)接种;(5)菌包培养;(6)出菇管理;(7)适时采收:对成熟的茶树菇进行采收,采收后停止喷水2‑3天,并每平方菇棚使用2‑3盒保菇王进行烟熏。本方法利用丰富的莪术茎叶资源,变废为宝,实现莪术生产叶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经济原料的使用,降低茶树菇生产成本,提高茶树菇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菇种植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广西莪术茎叶栽培茶树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菇(
长期以来茶树菇生产中多以棉籽壳、木屑为栽培原料,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茶树菇的生产面临着资源短缺、生产成本过高,污染率高、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
广西具有莪术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近年来,广西积极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莪术生产,使之有了更快的发展,2015年,广西仅灵山县莪术种植面积达6.2万亩,年总产值4.36亿元,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最大的莪术生产基地。近两年广西横县新福镇了种植了大量的广西莪术。然而在莪术生产的同时也生产近乎等量的莪术茎叶和莪术渣,长期以来它们一直被当作废弃物丢弃在田间地头,不仅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且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如果能利用莪术茎叶栽培茶树菇,将实现莪术生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可以解决当前茶树菇栽培原料短缺的问题,降低茶树菇生产成本,提高茶树菇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广西莪术茎叶栽培茶树菇的方法,解决当前茶树菇栽培出现的资源短缺等问题。利用丰富的莪术茎叶资源,变废为宝,实现莪术生产叶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茶树菇生产成本,提高茶树菇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广西莪术茎叶栽培茶树菇的方法,其栽培过程为:
(1)菇棚准备:选择通风性好的菇棚,将菇棚密闭消毒后备用。
(2)培养基制备:利用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培养基:莪术茎叶40-60份、莪术渣20-30份、茉莉花枝叶15-20份、茶树枝叶8-15份、石灰粉8-10份、花生麸3-5份和糖蜜2-3份。
(3)装袋灭菌:将培养基装入料袋中得到菌包,再将菌包放置到菌包架上摆好;最后将菌包架推到能进行蒸汽灭菌的装置内进行蒸汽灭菌;所述的蒸汽灭菌的蒸汽温度为100-110℃,时间为12-16个小时。
(4)接种:将蒸汽灭菌结束后的菌包架推出蒸汽灭菌装置外,让菌包自然冷却至常温;待菌包冷却后,接入茶树菇菌种。
(5)菌包培养:接种结束后,将菌包架推到菇棚排列好,进行消毒和培养;保持菇棚内湿度为55-65%,白天菇棚两侧门保持通风,夜间关闭;培养三十天后解开扎口线;菌包在菌包架上摆放的层数为6-7层,保证菌包架上底层的菌包高出地面 20厘米以上,菌包架排列的行距不小于1.5米;所述的消毒是每平方菇棚使用3-5盒保菇王进行烟熏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乐,未经梁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41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羊肚菌栽培方法
- 下一篇:连续收集丛枝菌根真菌菌丝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