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数据压缩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5788.4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1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惠恩明;王懿琼;冯冰艳;江哲夫;杨小漫;李冲;杨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7/30 | 分类号: | H03M7/3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王福新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数据压缩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终端 | ||
本发明属于工业大数据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工业数据压缩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S100:获取用户所需的设备数据,将所述设备数据通过BWT算法进行转换,获得所述设备数据的整数字节流;S200:对所述整数字节流进行小波变换,并设计小波系数树,构建小波系数表,并将小波系数表建模过程中的参数写入模型参数表;S300:将所述小波系数表和位置掩码表引入嵌入式零树编码,生成主扫描符号表和辅扫描符号表;S400:联合所述模型参数表,对步骤S300生成的一个或多个主扫描符号表进行哈夫曼编码,输出编码后的码流;S500:将所述码流写入数控系统二维码,完成对所述设备数据的压缩。本发明的工业数据压缩方法,在数据无失真的前提下显著具备高压缩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大数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工业数据压缩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将各种信息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目前工业设备大多通过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或移动网络来进行数据实时传输,这些工业数据传输方式存在有很大的弊端:1)由于工业环境的复杂性,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或移动网络的信号波动较大,易受环境影响而导致设备断网,那么工业数据一旦丢失便无法进行复现,数据完备性差;2)有些工业设备的硬件不支持以太网等网络接口,无法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实施数据采集;3)在军工领域由于信息高度安全等因素,工业设备不允许通过硬件网络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文献CN107957708A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控机床远程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在数控装置上生成二维码来对机床数据进行本地缓存,使用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获取数据并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该方法解决了由于网络信号波动而导致数据完备性差的问题,也为军工类数据采集提供了一种可实施方式。但是现有二维码技术的数据存储容量非常有限,以800×600分辨率的数控系统为例,单个二维码最优容量仅为800字节。在实际应用中,工业数据具备多类型、高频率等特点,特别是在有些应用场景中,数据采集频率可达毫秒级,现有的工业数据存储方案无法满足大容量工业数据存储的需求。
因此,为了优化机床数据二维码缓存方案,必须对二维码数据进行压缩处理,使单个二维码能够承载更多的数据。工业数据对精度要求极高,解压缩数据必须能够完全复原,并且为了能够支撑毫秒级采集频率,对压缩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有压缩技术主要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其中,有损压缩的压缩率高,但数据会出现失真;无损压缩中数据可以完全复原,但压缩率低。因此,现有技术无法解决工业数据压缩所需要的无失真、高压缩比的需求。特别是,由于工业设备数据结构的复杂性,二维码所存储的数据除了数字,还包括汉字、英文字母等,数据分布杂乱、冗余性较差,这些都对工业数据压缩造成了更高的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数据压缩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结合改进EZW算法和哈夫曼编码,在数据无失真的前提下显著具备高压缩比,解决了因工业环境的复杂性和网络的波动性带来的影响,为工业数据完备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工业数据压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获取用户所需的设备数据,将所述设备数据通过BWT算法进行转换,获得所述设备数据的整数字节流;
S200:对所述整数字节流进行小波变换,并设计小波系数树,构建小波系数表,并将小波系数表建模过程中的参数写入模型参数表;
S300:将所述小波系数表和位置掩码表引入嵌入式零树编码,生成主扫描符号表和辅扫描符号表;
S400:联合所述模型参数表,对步骤S300生成的一个或多个主扫描符号表进行哈夫曼编码,输出编码后的码流;
S500:将所述码流写入数控系统二维码,完成对所述设备数据的压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57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