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轻油、天然气混合裂解生产氰化钠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9350.3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9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至寻;刘子程;王兴海;赵国海;刘明贺;韩翔宇;吴丹;黄明辉;周琦;赵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3/10 | 分类号: | C01C3/10;C01B3/50 |
代理公司: | 沈阳友和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4 | 代理人: | 杨群 |
地址: | 115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油 天然气 混合 裂解 生产 氰化钠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氨、轻油、天然气混合裂解生产氰化钠的方法和装置,氨、轻油、天然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预热后,以焦粒为导电载体,在裂解电的放电作用下,进行裂解反应,生成氰化氢气体,氰化氢气体经碱液吸收,生成氰化钠,含氢尾气进行脱氢脱氨后回收。本发明使用天然气、轻油混合与氨裂解生产氰化钠,效果显著,使系统稳定,还大大降低了氰化钠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氨、轻油、天然气混合裂解生产氰化钠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裂解法生产氰化钠工艺中,主要步骤有:原料汽化、液氨汽化,原料与氨气混合、预热,混合气经裂解炉高温裂解产出氰化氢气体,氰化氢气体经换热、除尘、过滤、碱吸收生产出30%氰化钠。
裂解法生产氰化钠工艺原料主要有:轻油、戊烷和天然气。轻油有采购方便、价格稳定等优点。戊烷有成份稳定、电能消耗较少等优点。天然气有成分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但目前并没有一种原料能包含所有有点。生产过程中必须有所取舍。
轻油作为原料,成分不够稳定,容易影响产品质量或导致停产,甚至在生产时容易生成一些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的副产物,危险性较大。戊烷作为原料在反应中占据着非常大的优势,原因为以戊烷和氨作为原料裂解时所需的温度较低(1450℃),可以更好的节省电能。但是在冬季有价格上涨或供应不足等采购困难的情况。天然气的成分和价格比较稳定,且采购方便,但由于天然气的气体膨胀系数较大,在经过花板时,对花板都会有较大的冲刷力,加上天然气中主要成分甲烷断键温度更高(1910℃),在石墨电极和石墨花板之间放电产生大量热,温度高,导致长期会扩眼变薄,使花板消耗数量增加,频繁开停车会影响产量,还会影响原材料和裂解电的消耗,即现有工艺中存在以下不足:
(1)使用轻油作为原料,因为成分不稳定,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严重时导致停车,影响产量。
(2)使用戊烷作为原料,冬季会有采购困难和成品增加的风险。
(3)使用天然气作为原料,对电能和花板的消耗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氨、轻油、天然气混合裂解生产氰化钠的方法和装置,使用天然气、轻油混合与氨裂解生产氰化钠,效果显著,使系统稳定,还大大降低了氰化钠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氨、轻油、天然气混合裂解生产氰化钠的方法,氨、轻油、天然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预热后,以焦粒为导电载体,在裂解电的放电作用下,进行裂解反应,生成氰化氢气体,氰化氢气体经碱液吸收,生成氰化钠,含氢尾气进行脱氢脱氨后回收。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氨气与天然气先混合,再与轻油一起混合预热;
2)混合气体预热到一定温度后,以焦粒为导电载体,通过三相电极放电,使焦粒沸腾导电,电能转化为热能,达到一定温度后,促使氨、轻油、天然气混合气体发生裂解反应,生成带有一定粉尘的氰化氢气体;
3)带有一定粉尘的氰化氢气体经过焦灰粗滤、冷却、焦灰精滤后,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氰化钠;
4)氰化氢气体通过碱液吸收后剩余的尾气经过脱氰、脱氨后回收利用。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轻油为戊烷,氨气的质量是戊烷和天然气质量之和的三倍。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氨、轻油、天然气预热至16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氨、轻油、天然气混合裂解生产氰化钠的装置,包括裂解反应组件,除灰组件、吸收塔和冷却管路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9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