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种防护集成的直升机抗坠毁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1311.7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6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波;王羚杰;薛萌萌;马武明;王夫帅;贺振;李俊杰;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1/06 | 分类号: | B64D11/06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锋;乐综胜 |
地址: | 441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椅盆 磁流变阻尼 躯干 称重传感器 主骨架 解脱 拉紧 多功能背心 控制器 防护 二次碰撞 防护性能 复杂环境 滑动连接 系统连接 系统设置 固设 解锁 救生 竖直 直升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种防护集成的直升机抗坠毁座椅,包括主骨架、称重传感器、磁流变阻尼系统、上躯干强制拉紧及快速解脱系统、座椅椅盆、多功能背心和控制器,座椅椅盆沿竖直方向与主骨架滑动连接,磁流变阻尼系统固设于座椅椅盆上,磁流变阻尼系统通过称重传感器与主骨架连接,上躯干强制拉紧及快速解脱系统设置于座椅椅盆上,多功能背心通过上躯干强制拉紧及快速解脱系统与座椅椅盆连接,控制器分别与称重传感器和磁流变阻尼系统连接。具有优越的抗坠毁性能防护性能,能够对所有百分位乘员均可提供最佳防护,使飞行员保持最优姿态,防止二次碰撞,具备快速解脱功能,可实现一键解锁,使飞行员在坠撞后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环境的救生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种防护集成的直升机抗坠毁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直升机抗坠毁座椅采用固定载荷吸能技术,但固定载荷吸能技术只能为特定重量(为了在飞行员重量范围内发挥最大效能,一般取第50百分位飞行员的重量)的飞行员提供最佳保护,对于太轻或太重的飞行员的保护却不那么有效;对于重量重的飞行员,以小于预期的减速度向下运动,可能导致冲击行程不够,造成二次撞击;而重量轻的飞行员却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的冲击行程,可能受到比预期更高的减速度冲击,而超出人体耐受。因此为了保证吸能装置在直升机坠毁时为所有飞行员提供最佳过载保护,更合理的利用座椅下方有限的空间,应采用自适应无极变载吸能技术。
由于现代化战场的需求,直升机向高速,高机动和高隐身的方向发展。目前直升机抗坠毁座椅已经普遍采用了带惯性锁闭功能的五点式安全带来控制飞行员的意外摔打动作,虽然这种约束方式能够有效的起到对飞行员在正常飞行过载下的保护,但由于其存在织带松弛量大、肩带惯性卷筒的锁定有一定的响应延迟的缺点,在高过载的坠毁工况下,对飞行员的保护却不是那么有效。应采取上躯干强制拉紧技术,使飞行员无论在何种姿态下都能强制拉回其上躯干,保持飞行员背部紧贴靠背,保证其处于最优姿态,提升飞行员生存力。
未来战场环境复杂多变,其执行任务往往是在敌占区,人烟稀少的沙漠、丛林或广阔的水域等复杂环境,其适应全地域、全环境作战需求也要求直升机抗坠毁座椅应提供更全面的保护。从提升飞行员生存力的角度出发,仅仅考虑在坠撞工况下保存飞行员的生命安全是不够的,还应考虑着陆(水)后飞行员的生存和求救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多种防护集成的直升机抗坠毁座椅,具有优越的抗坠毁防护性能,对所有百分位乘员均可提供最佳防护,使飞行员保持最优姿态,防止二次碰撞,具备快速解脱功能,可实现一键解锁,使飞行员在坠撞后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环境的救生需求。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种防护集成的直升机抗坠毁座椅,包括主骨架、称重传感器、磁流变阻尼系统、上躯干强制拉紧及快速解脱系统、座椅椅盆、多功能背心和控制器,座椅椅盆沿竖直方向与主骨架滑动连接,磁流变阻尼系统固设于座椅椅盆上,磁流变阻尼系统通过称重传感器与主骨架连接,上躯干强制拉紧及快速解脱系统设置于座椅椅盆上,多功能背心通过上躯干强制拉紧及快速解脱系统与座椅椅盆连接,控制器分别与称重传感器和磁流变阻尼系统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磁流变阻尼系统包括高强度织带、阻尼器和连接轴,高强度织带的一端缠绕于阻尼器的连接轴上,另一端与称重传感器连接,称重传感器固设于主骨架上。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阻尼器为磁流变阻尼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上躯干强制拉紧及快速解脱系统包括快速解脱手柄、下连接杆、下转接块、转换杆、多功能转接块、拉杆、下锁杆、压缩弹簧、钢索、上转换块、上连接杆、上转接块、上锁杆、肩带拉紧带和肩带拉紧机构,下连接杆布置于上连接杆的下方,快速解脱手柄与下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下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钢索的下端连接,钢索的上端与上转换块连接,上转换块与上连接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13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