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结构型宽频带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2626.3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0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孟永宏;张煜瞳;谢道涛;强珊;徐俊杰;田杰生;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7/00 | 分类号: | H01Q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打印 技术 结构 宽频 带吸波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结构型宽频带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磁小体与碳材料、热塑性树脂粘结剂按质量比为1:1~3:5~7球磨混合均匀,所得混合粉体经3D打印耗材挤出实验机打印成3D打印丝A;
(2)将磁小体与碳材料、热塑性树脂粘结剂按质量比为1:1~3:8~15球磨混合均匀后,所得混合粉体经3D打印耗材挤出实验机打印成3D打印丝B;
(3)采用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技术,先用步骤(1)的3D打印丝A均匀打印底层,然后用步骤(1)的3D打印丝A在底层上打印周期性间隔排列的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筒体作为介质层,最后用步骤(2)的3D打印丝B在介质层上均匀打印表层,得到结构型宽频带吸波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结构型宽频带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磁小体与碳材料、热塑性树脂粘结剂按质量比为1:2:6~6.5球磨混合均匀,所得混合粉体经3D打印耗材挤出实验机打印成3D打印丝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结构型宽频带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磁小体与碳材料、热塑性树脂粘结剂按质量比为1:2:10~12球磨混合均匀,所得混合粉体经3D打印耗材挤出实验机打印成3D打印丝B。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结构型宽频带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材料为碳纤维或石墨烯。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结构型宽频带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粘结剂为聚苯乙烯、聚氨酯、聚苯胺、聚丙烯酸、聚酰胺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结构型宽频带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底层的厚度为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结构型宽频带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筒体的径向截面为长2~10mm的矩形或直径2~10mm的圆形,且筒体的高为0.5~1.5mm、壁厚为1~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结构型宽频带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筒体之间的间隔为3~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结构型宽频带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表层的厚度为0.8~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结构型宽频带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的打印温度为150~250℃,打印精度0.05~0.25mm,喷头的最小层厚0.02~0.08mm,打印速度为1~8mm/s,填充率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26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