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焊缝TOFD超声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2709.2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2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吴瑞明;柴亚珂;庞茂;王子辉;傅阳;胡益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G01N29/24;G01N29/265 |
代理公司: | 33256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施贻华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爬行器 发射探头 接收探头 驱动电机 行走机构 主驱动轴 磁力 焊缝 编码器 磁力轮 驱动轴 扫查器 双磁轮 超声检测装置 驱动齿轮组 车轮支架 复杂环境 相向设置 携带方便 可拆装 固连 扫查 自动化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超声检测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焊缝TOFD超声检测装置,包括磁力扫查器(4),磁力扫查器(4)包括两个爬行器(41)、发射探头(44)和接收探头(45),爬行器(41)包括双磁轮行走机构(411)、驱动电机(412)、驱动齿轮组(413)和编码器(414),双磁轮行走机构(411)包括车轮支架(4111)、主驱动轴(4112)、从驱动轴(4113)和磁力轮(4114),主驱动轴(4112)和从驱动轴(4113)上都安装有两个磁力轮(4114),发射探头(44)和接收探头(45)相向设置在两个爬行器(41)下部,编码器(414)固连在驱动电机(412)后端。本发明具有能应对复杂环境焊缝的扫查工作,自动化程度高,全部组件可拆装,携带方便,检测过程随意性小,操作简单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便携式焊缝TOFD超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是20世纪7O年代由英国哈威尔无损检测中心首先提出的。超声波入射到线形缺陷时,在缺陷的两端除普通的反射波外还会产生衍射波,衍射能量可以在很大角度范围内传播,基于这个原理,TOFD技术主要采用一发一收两个探头,发射探头发射横向纵波,沿表面传播的一束声波和工件背面的镜面反射被接收探头接收,形成固有参考信号:焊缝中的横向纵波遇到缺陷后在缺陷尖端产生衍射波,如果缺陷有足够的自身高度,缺陷两端点的信号在时间上将是可分辨的,根据所记录的衍射信号传播时差就可以判定缺陷高度的量值。焊接结构在能源、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大型装置设备,尤其在压力容器中往往是基础性的结构,承受着高载荷大冲击或高温高压与腐蚀性介质的作用。由于本身材质不完善,焊接过程中存在缺陷与残余应力等的影响,在产品的设计寿命期内可能出现裂纹,并有扩展甚至发生灾难性后果的可能性。因此在设备的生产监工和服役期内,若能正确地应用无损检测与监控技术,就可以提前检测出设备材质和焊接结构的缺陷,在设备运行中及时测量出是否有缺陷恶化、有无裂纹出现,进而促进整个投产设备的安全运行。
目前,TOFD焊缝超声检测,其操作多以人工控制为主,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焊接的质量随机性大。目前国内开发的主要手动扫查器、自动化程度低。同时,焊缝所处环境复杂,很多在高空、狭小缝隙内,检测困难。如何实现焊缝在不搭脚手架,人员不进入危险缝隙内的定期检测,是量多面广的焊缝实行定期检验的关键。
专利号为201611200849.9的发明专利,解决了操作复杂的问题,但还存在设备不便携,自动化程度低,不适用复杂环境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设备不便携,自动化程度低,不适用复杂环境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焊缝TOFD超声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便携式焊缝TOFD超声检测装置,包括磁力扫查器,磁力扫查器包括两个爬行器、两个探头支架、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爬行器包括双磁轮行走机构、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组和编码器,双磁轮行走机构包括车轮支架、主驱动轴、从驱动轴、磁力轮和第一壳体,主驱动轴和从驱动轴安装在第一壳体内,主驱动轴和从驱动轴上均安装有两个磁力轮,驱动电机与驱动齿轮组连接,驱动齿轮组与主驱动轴连接,驱动电机固接在第一壳体上,编码器固连在驱动电机后端并记录驱动电机的转动信号,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分别插在两个探头支架上,两个探头支架分别固接在两个爬行器下部并相向设置。
作为优选,探头支架包括U形金属块和探头卡座,探头卡座包括锥形筒、两根螺纹杆和两个螺母组成,两根螺纹杆对称焊接在锥形筒两侧,U形金属块的U形两端各设有通孔,螺纹杆穿过通孔将探头卡座连接在U形金属块上,螺纹杆与螺母匹配并固定探头卡座位置。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分别插在两个探头卡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2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