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用往复式炉排垃圾焚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4450.5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8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猛;李涛;刘道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4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李雪萍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往复 式炉排 垃圾 焚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用往复式炉排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污油雾化燃烧器、不锈钢滤网、通风口、锥状漏斗、链轮、往复炉排、锥状漏斗、滚动送料板、燃尽废气排放管道、支架和落灰收集箱。炉体的内腔壁面固定安装有滚动送料板,炉体两侧外部有送风模块连通入炉体内部,送风模块底部有锥状灰仓漏斗,往复炉排贯穿炉体前后侧内壁,往复炉排组上下侧间固定安装有两端与炉体内腔前后侧连接的链轮,链轮下方、炉体底部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锥状灰仓漏斗,炉体内腔右侧壁面安装有连接污油柜和助燃油箱的污油雾化燃烧器。该往复式炉排垃圾焚烧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通过往复翻倒燃料使燃料燃烧充分,且排灰收集方便,可使船舶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技术、船舶自动化技术与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用往复式炉排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和高技术船舶制造技术。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脚步家加快,船用设备发展滞后的问题更为突出,已成为制约造船强国建设的主要瓶颈。《船舶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6年-2020年)》提出现阶段我国船舶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包括船用设备的创新程度、智能化程度不足,必须加以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船舶在生产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需妥善处理,禁止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目前,国内的船舶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粉碎处理、压缩打包收存、焚烧处理等。其中垃圾焚烧一般燃料为船舶机舱中动力设备产生的污油、生活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以及船舶上产生的固体垃圾等。垃圾焚烧多采用焚烧炉来实现,船用垃圾焚烧炉有:体积小、处理燃料范围广、产生的热量可用于供电、二次污染小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综上,船用垃圾焚烧炉是船舶垃圾处理的最佳方式,具有经济性、环保性的特点。
在中国专利文献CN 204922996 U公开了一种船舶焚烧炉,其特征在于炉体内外壁间连通有若干进气管,保证炉内氧气含量。但该船舶焚烧炉通过磁力吸引促进氧气进入炉内,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明显,且未考虑燃料翻倒问题和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过量空气进入后炉内温度难以控制。
在中国专利文献CN 201251188 Y公开了一种船用焚烧炉炉排机构,其特征在于炉排内部增加管道,进风、通风和出风管道相连接,增强炉内通风性能。由于该炉排为固定在炉内,无法实现燃料翻倒,炉排下部虽然有空气给入,但船舶垃圾湿度大,底部燃料温度低难以充分燃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用往复式炉排垃圾焚烧炉,具备机械自动泼火、自动化除灰、燃烧充分、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解决了船用垃圾水分多燃烧不充分、杂质多、燃烧不稳定以及系统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提高船用垃圾焚烧处理的效果。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高效、稳定的船舶垃圾焚烧,本发明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案:一种船舶用往复式炉排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腔壁面固定安装有滚动送料板,所述炉体两侧外部有送风模块连通入炉体内部,所述送风模块包括灰渣筛网、通风孔道和送风锥状灰仓漏斗,炉体外侧开设有通风孔道,所述通风孔道处固定安装有不锈钢钢丝网,所述通风孔道底部有送风锥状灰仓漏斗,在往复炉排组与炉体内壁之间设有灰渣筛网,往复炉排贯穿炉体前后侧内壁,往复炉排由载料板拼接构成;所述往复炉排组上下侧间固定安装有两端与炉体内腔前后侧连接的链轮,所述链轮下方、炉体底部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锥状灰仓漏斗,所述往复炉排组上下侧间固定安装有支架和落灰收集箱,所述炉体内腔右侧壁面安装有连接污油柜和助燃油箱的液油雾化燃烧器,所述炉体内腔顶部设有固定的燃尽废气排放管道。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船舶用往复式炉排垃圾焚烧炉焚烧垃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送料:将船舶垃圾通过转动送料板转动缓慢送入炉体内,同时也保证了炉内的密闭。
(2)通风:鼓风机向通风孔鼓风,保证炉内氧气充足利于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44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