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涤棉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5783.X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0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任炳;龙方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00 | 分类号: | D06P1/00;D06P3/82;D06P5/02;D03D15/00;D03D13/00;D06C7/02;D06C9/02;D06C21/00 |
代理公司: | 33234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双根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车染色机 溢流染色机 后处理 涤纶染色 涤棉混纺 冷堆处理 染色工艺 丝光处理 预缩处理 坯布 碱氧 牢度 染棉 烧毛 面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涤棉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坯布作碱氧冷堆处理,得到A品;第二步,对A品进行退漂,得到B品;第三步,对B品进行假定型处理,得到C品;第四步,对C品作烧毛处理,得到D品;第五步,对D品进行丝光处理,得到E品;第六步,采用溢流染色机对E品进行涤纶染色处理,得到F品;第七步,采用长车染色机对F品进行染棉处理,得到G品;第八步,对G品进行后处理,得到H品;第九步,对H品作预缩处理,得到成品。本发明具有能够有效提高色牢度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纺面料,特别是一种涤棉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涤棉面料指的就是涤棉混纺织物,以涤纶为主要成份,其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优点;但是,涤棉中的涤纶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对油污的亲和力很强,容易吸附油污,而且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难以洗涤,而且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吸湿排汗性能较差。为了解决吸湿排汗性能较差的问题,技术人员开发出了中空异形截面结构的涤纶,在热的环境中,有吸湿排汗功能,使服装穿着者保持凉爽、舒适;在寒冷的环境中可以在皮肤和面料中间形成保暖空气层,使服装穿着者保持温暖、舒适。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需要对涤棉混纺面料进行染色,来呈现不同风格的面料;然而,采用常规的染色工艺来对异形中空截面的涤棉混纺面料进行染色时,其色牢度较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褪色的情况,影响使用。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色牢度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棉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本发明具有能够有效提高色牢度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涤棉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坯布作碱氧冷堆处理,得到A品;
第二步,对A品进行退漂,得到B品;
第三步,对B品进行假定型处理,得到C品;假定型处理,是为了保证门幅的一致性,既能保证坯布柔软性,又能保证具有较好的弹性。
第四步,对C品作烧毛处理,得到D品;
第五步,对D品进行丝光处理,得到E品;
第六步,采用溢流染色机对E品进行涤纶染色处理,得到F品;
第七步,采用长车染色机对F品进行染棉处理,得到G品;
第八步,对G品进行后处理,得到H品;
第九步,对H品作预缩处理,得到成品。
前述的涤棉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中,坯布为左斜纹结构;坯布包括涤纶和棉,且涤纶和棉之间的用量比为3:1;所述涤纶的截面为中空异形结构。
前述的涤棉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中,第一步中碱氧冷堆处理的具体过程为:先将坯布堆置在温度为15-25℃的冷堆液中,时间为20-24小时,得到a1品;然后,对a1品进行轧料,a1品的移动速度为60m/min。
前述的涤棉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中,第二步中退漂的具体过程为:将A品放入退漂液中堆置30分钟,得到b1品;然后,b1品以65m/min的移动速度进入蒸箱,进行蒸化处理,蒸箱的温度95-98℃。
前述的涤棉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中,假定型处理时,定型温度为180℃,B品的移动速度为50m/min。
前述的涤棉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中,采用烧毛机对C品进行烧毛处理,烧毛机火口天然气压力为12BAR,C品的移动速度为100m/min。
前述的涤棉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中,丝光处理的过程为:将D品放入浓度为220-240g/l的烧碱中,放置10秒,得到d1品;然后,对d1品进行轧料,d1品的移动速度为65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57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