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8716.3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5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彭伟;普晓刚;金辉;李旺生;杨昌道;杨燕华;张明;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06 |
代理公司: | 11684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姚艳 |
地址: | 3004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舱 岸坡 护岸 消波 固定装置 消波组件 浮式 船舶航行 建筑技术领域 生态 地质条件 浅水区域 软弱地质 生态浮床 土壤土质 组合结构 推广性 新结构 湖区 行波 硬质 波浪 河床 贯穿 土壤 修建 | ||
1.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包括浮于岸坡边缘的浮舱(10)、用于固定所述浮舱(10)的固定装置(20)及固定在所述浮舱(10)一端的生态浮床(30);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舱(10)上设有消波组件(40),所述固定装置(20)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浮舱(10)及所述消波组件(40),另一端固定至河床土壤内,以固定浮舱(10)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波组件(40)为梯形中空箱子,其梯形斜面板面向水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波组件(40)的斜面板上设有多个通槽(401),所述通槽(401)等间距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能组件(50),所述吸能组件(50)设于所述消波组件(40)面向所述生态浮床(30)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组件(50)包括吸能网箱(51)及设于所述吸能网箱(51)内的吸能网垫(52),所述吸能网箱(51)与所述消波组件(40)相连的侧板上设有若干通孔(5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0)插入河床土壤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的预埋件(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21)包括浇筑底座(211)及地脚螺栓(212),所述浇筑底座(211)与所述固定装置(20)一端浇筑固定,所述地脚螺栓(212)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浇筑底座(211)上,且所述地脚螺栓(212)一端呈钩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30)上种植有水生植物(3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两组及两组以上所述浮式生态消波护岸依次相连,呈一字型并排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及两组以上所述浮式生态消波护岸两端部依次收尾相连,呈弧形排列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871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护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