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8716.3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5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彭伟;普晓刚;金辉;李旺生;杨昌道;杨燕华;张明;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06 |
代理公司: | 11684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姚艳 |
地址: | 3004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舱 岸坡 护岸 消波 固定装置 消波组件 浮式 船舶航行 建筑技术领域 生态 地质条件 浅水区域 软弱地质 生态浮床 土壤土质 组合结构 推广性 新结构 湖区 行波 硬质 波浪 河床 贯穿 土壤 修建 | ||
本发明涉及岸坡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包括浮于岸坡边缘的浮舱、用于固定所述浮舱的固定装置及固定在所述浮舱一端的生态浮床;所述浮舱上设有消波组件,所述固定装置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浮舱及所述消波组件,另一端固定至河床土壤内,以固定浮舱的位置;该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在岸坡为软弱地质,不适合修建硬质护岸的情况;通过设置生态与消波组合结构,可以有效的消除波浪对岸坡结构的破坏,尤其是在湖区等浅水区域船舶航行时船行波对岸坡有较强破坏的情况下有更佳效果,此新结构可以不受现有岸坡结构、土壤土质、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岸坡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式生态消波护岸。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河道、航道、湖泊、水库等岸坡和控制河势,河流上修建了各种类型的护岸和护坡,目前护岸主要分为传统护岸与新型生态护岸两大类。传统的护岸以水泥、砂浆、石料、混凝土和沥青等为主要建筑材料。为迎合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对已建设的护岸进行生态改造及修建新型的生态护岸已经成为护岸建设新趋势。
生态型护岸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在保证护岸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兼顾工程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以达到一种水体和土体、水体和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
生态护岸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既能有效减小水流和波浪对岸坡基土的冲蚀和淘刷,又能美化造景、维护生态环境的新型护岸形式。生态护岸工程设计目标应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使工程措施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化,不仅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还要创造适于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微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多样性生境。常用生态护岸技术主要包括植物护岸、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岸、绿化混凝土护岸、格宾石笼护岸、机械化叠石护岸、生态浆砌石护岸、多孔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自嵌式挡墙护岸等。
传统的护岸工程在结构型式和材料选择上力求安全经济、施工简便,在使用上偏重防洪功能,忽视了河流的生态效应,对河流的生态及环境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在目前实际工程应用中已很少采用。
当前的几种新型生态护岸如植物护岸、绿化混凝土护岸等对岸坡土壤土质有一定要求,而格宾石笼护岸、机械化叠石护岸、生态浆砌石护岸等均对原有岸坡地质条件有一定要求,在软弱地质上修建护岸存在成本高、易损坏、难维护等问题。对于湖区航道而言,船舶航行时船型波对软弱的岸坡结构有较大的破坏性,在此类条件下目前各类护岸护坡型式均不能适用。
此外目前现有各类生态浮岛结构虽然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可以解决水质富营养化、营造生态景观等,但并不具有消波护岸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现有岸坡结构、土壤土质、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有效的消除破浪对岸坡结构的破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推广性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包括浮于岸坡边缘的浮舱、用于固定所述浮舱的固定装置及固定在所述浮舱一端的生态浮床;所述浮舱上设有消波组件,所述固定装置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浮舱及所述消波组件,另一端固定至河床土壤内,以固定浮舱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消波组件为梯形中空箱子,其梯形斜面板面向水面。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消波组件的斜面板上设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等间距并排设置。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还包括吸能组件,所述吸能组件设于所述消波组件面向所述生态浮床一侧。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吸能组件包括吸能网箱及设于所述吸能网箱内的吸能网垫,所述吸能网箱与所述消波组件相连的侧板上设有若干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8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护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