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循环系统以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0156.5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2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星;林忠超;曹培春;牛世波;董世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84;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11274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模块 换热块 金属管 压缩机 空调器室外机 空调器技术领域 压缩机驱动模块 凝露现象 循环冷媒 循环系统 不均衡 室外机 空调器 换热 驱动 | ||
1.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多个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室外机内部;
驱动模块,每个所述压缩机均对应设置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压缩机运行;
换热块,每个所述驱动模块上均连接有所述换热块,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模块上的两个所述换热块相互连接;
金属管,多个所述换热块内部插入有同一根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用于循环冷媒,所述换热块用于在所述金属管与所述驱动模块之间进行换热,以降低所述驱动模块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块之间通过导热件连接,所述导热件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块之间传递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与所述换热块采用相同材料制成、并且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块包括固定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导热部,所述导热部内、沿所述固定板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金属管插入所述通孔内,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导热部由相同材料制成、且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与所述换热块的结构相同,所述导热件的端面与所述换热块的端面紧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设置于电路基板上,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电路基板紧密贴合,所述电路基板能够将所述冷媒的冷量传递至所述驱动模块,以降低所述驱动模块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通过胀管的方式,使所述金属管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紧密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为U型管,所述换热块包括两个所述导热部、并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处,所述U型管的两个直管段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导热部内部的所述通孔中。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空调器室外机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室外机内部、并通过循环主液管依次连通的过冷换热器、主电子膨胀阀、室外换热器以及四通阀,所述循环主液管与室内机连通,所述四通阀上还连接有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过冷换热器连通,所述循环主液管上设置有冷却循环支路,所述冷却循环支路与所述金属管连通,所述冷却循环支路上设置有辅助电子膨胀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支路设置于所述过冷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并且与所述主电子膨胀阀并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支路设置于所述过冷换热器靠近所述室内机的一端,所述辅助电子膨胀阀的出口与所述过冷换热器连通。
12.一种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驱动模块中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驱动模块的温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所述驱动模块的温度,并且设定目标温度,所述目标温度处于安全温度区间内,然后调节辅助电子膨胀阀,使所述驱动模块的温度稳定在所述目标温度;
当检测到有所述驱动模块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则提升设定的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度值,使所述辅助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减少所述金属管内循环的冷媒量,使检测到所述温度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所述驱动模块的温度升高、并使该驱动模块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01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