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与厨房机器人交互控制的水龙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2095.6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4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任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子俊 |
主分类号: | F16K11/20 | 分类号: | F16K11/20;F16K31/66;F16K37/00;F16K31/05;F16K3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3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厨房 机器人 交互 控制 水龙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与厨房机器人交互并控制的水龙头,水龙头主体、电控冷热混水阀、手动控制柄和一个控制模块,可以实现手动或自动控制水龙头的开、关、混水比例、出水温度和水流大小,并且可以与控制中心互动。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水龙头,尤其是一种可交互的智能水龙头。
背景技术
传统水龙头无法用电动控制,电磁阀水龙头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无法调节水流大小,使用不便容易造成浪费。
在自动控制、智能化越来越高的今天,纯机械或简单的电磁水龙头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需要能电动控制冷热水混水比例,能控制水流大小的水龙头。例如要洗肉类等,就要水热一些,如果要泡羊肉的血腥味,就要全冷水,自动恒温混水阀的调温范围小也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同时为了操作方便,还需要像传统水龙头的控制手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与厨房机器人交互控制的水龙头,具体是。
1、一种可以与厨房机器人交互并控制的水龙头,包括: 一个水龙头主体;和 一个电控冷热混水阀;和 一手动控制柄;和 一个控制模块。
2、电控冷热混水阀,可以检测进水冷水温度、热水温度和出水温度; 可以根据控制调节冷热水的混水比例; 可以根据控制调节水流大小; 可以定量出水,用户可以设置定量出水时的水流、水温。
3、电控冷热混水阀,包括: 两进一出式三通水管,两个进水管分别用于进冷水和热水,出水管出温水;和 两个可调水流大小的电控阀门,分别位于两个进水管上;和 一温度检测模块,可以分别检测两个进水管的水温和出水管的水温;和 一流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出水水流大小。
4、电控阀门,该电控阀门是旋转式水阀门,由步进电机控制,并且有旋转角度检测、位置检测装置。
5、手动控制柄, 控制柄的操作方式与普通的冷热一体水龙头的控制柄一致; 控制柄有左右旋转传感器,用于感应用户对控制柄的左右旋转调节操作和角度,控制冷热混水比例调节出水温度; 控制柄有翻转传感器,用于感应用户对控制柄的翻转操作和角度,控制出水水流大小; 控制柄在用户手动操作后可以自动复位; 控制柄可以改为全电子式的虚拟手柄,特别是触摸屏上的虚拟手柄。
6、控制模块,根据进水冷水温度、热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实时改变冷热水的混水比例; 可以控制每个电控阀门的打开关闭或水流大小,控制出水温度和水流大小; 有显示模块可以显示出水温度,可以在水龙头或者附近显示,也可以在厨房机器人的显示屏上显示,可以在厨房机器人的触摸屏上显示虚拟控制手柄; 出水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烫伤时提醒用户注意防烫; 有开关、调节水流大小、调节出水温度的按钮或控制手柄; 进水温度无法达到设置的出水温度,并且判断为管道冷水时,将管道冷水回收处理,而不是直接排出浪费;记录水龙头打开时间,明显超过一般时长时提醒用户忘关水龙头并在需要时自动关闭; 与厨房机器人交互,交互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进水冷水温度、热水温度、出水温度、当前冷热水混水比例、水流大小、用户要求出水温度、记录用户习惯温度并调节至合适的水温和水流大小、实时检测出水温度并较正冷热水阀和混水比例、根据清洗对象或接水对象建议用户调节至合适的水温,记录分析管道冷水的温度、水量和处理时间,分析判断用户需要用水时提前处理管道冷水; 并做出开关水龙头、调节出水温度、水流大小、提醒用户忘关水、自动关水、提醒用户缺水、水龙头损坏、无法取得热水。
具体实施方式
将传统水龙头的阀芯换成可电控的阀芯,这种阀芯是用电控制的,可以调节冷热混水比例和出水流量。
手动控制柄主要是为了已经用惯传统冷热水龙头操作方式的人,尤其是不易习惯新事物的老年人。方法是在控制手柄内置两个传感器,一个感应控制柄的左右旋转,用于冷热混比例控制,另一个感应手柄的外翻操作,用于控制水流大小。根据传感器的结果,控制混水比例和水流大小,在用户操作后操作柄自动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子俊,未经任子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20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