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极磷虾虾粉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6036.6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4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杰;谈佳玉;马田田;张军文;李仕成;倪锦;王凯欣;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7/40 | 分类号: | A23L17/40;A23P10/40;A23L17/10 |
代理公司: | 31227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煮 固液混合 磷虾 快速干燥 快速加热 南极磷虾 一级加热 破碎 固液分离工序 二级加热 二级蒸煮 关键工序 破碎设备 蒸煮设备 制作工艺 蒸煮液 两级 三段 虾粉 | ||
1.一种南极磷虾虾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蒸煮:蒸煮过程分为两级梯度蒸煮:将捕获后的南极磷虾经清洗后输送置一级加热筒内,2min内快速加热到50-65℃,升温速率大于25℃/min;经一级加热的物料进入二级加热筒,快速加热到90-100℃,升温速率大于30℃/min,加热时间控制在2min之内,整个蒸煮过程控制在4min内,步骤S1通过基于刮板式换热的梯度蒸煮设备来实现,热源为蒸汽或导热油;
S2、破碎:二级蒸煮后的磷虾,进入破碎设备;
S3、一段干燥:破碎后的磷虾,经干燥用于虾粉加工,第一段干燥将磷虾快速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5%-40%,此工序采用闪蒸干燥实现,干燥进风温度140-160℃,出风温度90℃;
S4、固液混合:将蒸煮工序中产生的蒸煮液与一段干燥后的物料固液混合,混合后的物料水分含量55-60%;
S5、二段干燥:将磷虾快速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0%-35%,此工序可采用闪蒸干燥或热风干燥来实现;所述闪蒸干燥进风温度120-130℃,出风温度80℃,所述热风干燥的热风温度为80-90℃;
S6、三段干燥:干燥终点虾水分含量为8%-12%,次工序采用热风温度为55-60℃的低温热风干燥或功率为480-560W的微波干燥来实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极磷虾虾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S2通过独立的破碎蒸煮设备和破碎设备来实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极磷虾虾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S2通过蒸煮破碎一体设备来实现,蒸煮的过程同时实现磷虾的破碎,一级蒸煮时完成粗碎,加快蛋白凝结和酶灭活的速度;二级蒸煮时完成精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极磷虾虾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蒸煮过程采用PID温度控制系统精确控温,温度波动范围小于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极磷虾虾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二级蒸煮后的磷虾,进入破碎设备,破碎采用垂直切割的方式,转速150-300r/min,破碎时间60-90s,破碎后的南极磷虾颗粒大小分布为:1-3mm≥60%,1mm以下≤20%,3mm以上≤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极磷虾虾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南极磷虾虾粉制作工艺中,无机械式固液分离工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极磷虾虾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固液混合过程中的蒸煮液来自一级加热筒和二级加热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60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