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层共挤材料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6363.1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6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滢;黄梅;杨鸿亮;陈瀚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德菲尔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30;B32B27/06;B32B25/00;B32B25/08;B01D61/42 |
代理公司: | 35246 厦门市宽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宁霞光;巫丽青 |
地址: | 36102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三层共挤 材料层 内层 质量百分比 隔板部件 中间层 隔板 材料层表面 电渗析隔板 电渗析装置 中间支撑层 防渗漏圈 回收利用 绿色环保 密封性好 直接形成 密封层 可用 贴合 平整 制作 | ||
1.一种三层共挤材料层,包括外层、中间层、内层,其特征在于,中间层为PP材料层;制备外层所用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EVA0-100%、TPE0-100%、TPR0-100%;制备内层所用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EVA0-100%、TPE0-100%、TPR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层共挤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制备外层和内层所用的原料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三层共挤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共挤材料层厚度为0.5-1.5mm,其中,中间层厚度占比为60-80%,外层厚度占比为10-20%,内层厚度占比为10-20%。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三层共挤材料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制备中间层的原料进行干燥后放入挤出机I的料斗中通过挤出机I挤出中间层,将所述制备外层和内层的原料进行干燥后放入挤出机II的料斗或分别放入挤出机II和挤出机III的料斗中挤出外层和内层,所述挤出机I、挤出机II或挤出机I、挤出机II、挤出机III分别连接到三层共挤模头上,通过三层共挤模头制作三层共挤板片材,之后通过锟压机拉伸冷却定型,并借助切片机进行切片修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层共挤材料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干燥温度为80-120℃,干燥时间为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层共挤材料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80-24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层共挤材料层或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三层共挤材料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共挤材料层用于制作电渗析装置中的隔板部件。
8.一种电渗析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布水流道、隔网和导液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一空腔,所述隔网设置在空腔内,所述布水流道与空腔相连接,所述导液孔贯穿设置在隔板上,且导液孔部分与布水流道相连接;所述隔板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层共挤材料层或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三层共挤材料层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电渗析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流道上设有弧形流道,所述弧形流道中间位置上开设有通孔,且弧形流道分成两个不同的流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三层共挤电渗析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不同的流道分为上凹流道和下凹流道,所述上凹流道和下凹流道分别设置在布水流道的下表面和上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德菲尔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德菲尔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63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