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层共挤材料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6363.1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6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滢;黄梅;杨鸿亮;陈瀚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德菲尔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30;B32B27/06;B32B25/00;B32B25/08;B01D61/42 |
代理公司: | 35246 厦门市宽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宁霞光;巫丽青 |
地址: | 36102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三层共挤 材料层 内层 质量百分比 隔板部件 中间层 隔板 材料层表面 电渗析隔板 电渗析装置 中间支撑层 防渗漏圈 回收利用 绿色环保 密封性好 直接形成 密封层 可用 贴合 平整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层共挤材料层及其制备方法,该三层共挤材料层包括外层、中间层、内层,中间层为PP材料层;制备外层所用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EVA0‑100%、TPE0‑100%、TPR0‑100%;制备内层所用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EVA0‑100%、TPE0‑100%、TPR0‑100%。本发明以PP材料层为中间支撑层,采用EVA、TPE、TPR等材料层作为密封层制备三层共挤材料层表面平整、弹性好,可用于制作电渗析装置中的隔板部件,电渗析隔板在使用时,上下相邻的隔板之间的外层和内层就会相贴合直接形成一防渗漏圈,密封性好,且该隔板部件可反复回收利用,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层共挤材料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渗析设备是一种水处理设备,其主要由括极板、电极、离子交换膜、隔板以及夹紧装置等,其中隔板是电渗析设备中主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在离子交换膜中间构成一定的间隙,形成隔室,作为电渗析运行过程中料液的通道。因此,一个好的隔板应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电渗析组器中料液的泄漏,现有的电渗析器的隔板,一般均为平面框板型结构,经过近几年许多人对隔板的研究,电渗析隔板制备工艺也有创新,CN 102921303公开了发一种表面带密封线的电渗析隔板,公开了板框体由PP片材与两边凸出的密封线组成,即其通过加设密封线增强电渗析隔板的密封性,其存在以下缺点: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且成本高。还有直接在隔板的边框上涂一层防渗漏涂层,但该方法一则会增加工艺成本,再则涂层使上下层隔板粘连在一起,无法回收再利用。目前,还未见使用三层共挤材料层制作电渗析隔板的具体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带密封性的一种三层共挤材料层,采用该材料层制作的电渗析隔板,密封性好,且可多次利用。
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层共挤材料层,包括外层、中间层、内层,中间层为PP材料层;制备外层所用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EVA0-100%、 TPE0-100%、TPR0-100%;制备内层所用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EVA0-100%、TPE0-100%、TPR0-100%。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制备外层和内层所用的原料相同。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三层共挤材料层厚度为0.5-1.5mm,其中,中间层厚度占比为60-80%,外层厚度占比为10-20%,内层厚度占比为10-20%。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三层共挤材料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制备中间层的原料进行干燥后放入挤出机I的料斗中通过挤出机I挤出中间层,将所述制备外层和内层的原料进行干燥后放入挤出机II的料斗或分别放入挤出机II和挤出机III的料斗中挤出外层和内层,所述挤出机I、挤出机II或挤出机I、挤出机II、挤出机III分别连接到三层共挤模头上,通过三层共挤模头制作三层共挤板片材,之后通过锟压机拉伸冷却定型,并借助切片机进行切片修剪。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各原料干燥温度为80-120℃,干燥时间为 2-4小时。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各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80-24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三层共挤材料层的应用,所述三层共挤材料层用于制作电渗析装置中的隔板部件。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渗析隔板,包括隔板、布水流道、隔网和导液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一空腔,所述隔网设置在空腔内,所述布水流道与空腔相连接,所述导液孔贯穿设置在隔板上,且导液孔部分与布水流道相连接;所述隔板由上述的三层共挤材料层制成。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布水流道上设有弧形流道,所述弧形流道中间位置上开设有通孔,且弧形流道分成两个不同的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德菲尔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德菲尔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6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