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炒黄芪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7641.5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0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素亮;魏庆红;刘爱珍;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481 | 分类号: | A61K36/481 |
代理公司: | 34112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68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芪 预处理 包装检验 干燥工序 可重复性 炮制工艺 微波灭菌 质量稳定 原药材 保质期 灭菌 炒制 称量 霉变 切制 入库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炒黄芪的生产方法,包括原药材黄芪称量和预处理、净制工序、洗润工序、切制工序、干燥工序、炒制工序、包装检验入库,本发明黄芪炮制工艺,规范稳定,可重复性强,增加了微波灭菌步骤,可以有效灭菌,防止霉变,延长保质期,能有效保证炒黄芪的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材炮制方法,具体是黄芪的炒制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芪的根是著名的中药。商品黄芪呈圆柱形,略扭曲,长20~60厘米,以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好。含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皂甙及微量叶酸和数种维生素等。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炎浮肿、蛋白尿、糖尿病、慢性溃疡等症。近年来临床用来治疗高血压和急慢性肾炎。著名的“补中益气汤”就是黄芪配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甘草、当归、陈皮等组成,对治疗脾胃虚弱、四肢倦怠、懒言短气、中气下陷有良好效果。黄芪以西北及内蒙产的质是最好,其质量好坏与微量元素硒有很大关系,越是质地好的黄芪,含硒量越高。另种多序岩黄芪的根,商品名“红芪”,在甘肃应用历史悠久,并销广东、福建及出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炒黄芪的生产方法,规范化的炮制黄芪,以保证炒黄芪的质量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炒黄芪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的包括以下过程:
(1)、原药材黄芪称量和预处理:
原药材黄芪应经缓冲处理区脱去外包装,进入净制工序,净制工序要求清洁卫生,并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措施;
(2)、净制工序:
取原药材黄芪,除去杂质;杂质含量不得过3%;
(3)、洗润工序:
将黄芪投入洗药机或淋洗至表面洁净无泥沙,捞出,放入非积水容器中闷润或放置在润药框内3-4小时,多次淋水,至柔软易切;
(4)、切制工序:
将洗润后的黄芪用切药机切制成呈不规则的厚片:片厚2-4mm,异形片不得过10%;
(5)、干燥工序:
干燥温度:70-80℃,干燥厚度:5-6cm,经常翻动,干燥时间:3-4小时;或用阳光房干燥,干燥厚度:3-5cm,干燥时间:4-6小时;
干燥操作过程中注意随时检查干燥品的干燥均匀性,记录干燥温度;
严格控制干燥温度,防止黄芪片干燥温度过高造成过火等质量问题;
干燥品黄芪片筛去碎屑,放凉;
干燥后黄芪片含水分标准不得过13.0%;
(6)、炒制工序:
炒制温度:260-300℃,炒制时间:8-12分钟,炒至表面深黄色,微具焦斑时,取出,放凉;
(7)、包装检验入库。
本发明黄芪炮制工艺,规范稳定,可重复性强,增加了微波灭菌步骤,可以有效灭菌,防止霉变,延长保质期,能有效保证炒黄芪的质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炒黄芪生产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1、原药材(黄芪)称量和预处理:
从合法定点供货单位购进原药材黄芪,原药材须检验合格由质量部门签字盖章后,原料库管员根据车间开具的领料单,在现场QA的监控下,办理原药材出库手续。进入生产操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76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瓜蒌子霜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益母草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