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染病感染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1599.4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8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郭诗辉;林俊聪;廖明宏;高星;李贵林;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60;G06T7/7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染病 感染 识别 方法 终端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染病感染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包括:S1:采集包含已知病人的视频图像序列;S2:从视频图像序列中的每幅图像中识别出所有的人物对象;S3:从每幅图像中的所有人物对象中查找出已知病人;S4:构建已知病人与其余人物对象的接触图;S5:针对接触图中与已知病人对应的节点连接的每条连线,设定该连线的另一端节点对应的人物对象为易感染个体,计算每条连线对应的易感染个体与已知病人之间的距离;S6:根据计算的距离与距离阈值的关系确定每条连线对应的易感染个体的感染风险高低。本发明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在同时解决多项任务方面的优势,大大减少了时间和劳动力成本,且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染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染病感染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人类中最常见的传染病,以及最有可能迅速传播大流行病的疾病,通常在近距离相互作用中通过液滴传播,如流感、普通感冒、百日咳、沙士病等。为了了解和减轻上述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必须确定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
现有的方法中有模拟联系网络,通过在线提问、调查方式,可穿戴设备和手工方法(调查和访谈),手工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而可穿戴设备会带来额外的成本,且仅限于小规模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传染病感染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传染病感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包含已知病人的视频图像序列;
S2:从视频图像序列中的每幅图像中识别出所有的人物对象;
S3:从每幅图像中的所有人物对象中查找出已知病人;
S4:构建已知病人与其余人物对象的接触图;
所述接触图包括每个人物对象对应的节点和两个节点之间的连线,该连线代表两个节点对应的人物对象具有相互作用,当两个节点对应的人物对象在N幅图像中均有相互作用时,该两个节点之间的连线有N条;
S5:针对接触图中与已知病人对应的节点连接的每条连线,设定该连线的另一端节点对应的人物对象为易感染个体,计算每条连线对应的易感染个体与已知病人之间的距离;
S6:根据计算的距离与距离阈值的关系确定每条连线对应的易感染个体的感染风险高低。
进一步的,步骤S5中计算每个易感染个体与已知病人之间的距离的方法为:
S51:从视频图像序列中提取该易感染个体的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所述空间信息为人物对象的位置坐标;所述时间信息为图像拍摄的时间;
S52:估计视频图像序列中的每幅图像中的该易感染个体和已知病人的深度信息;
S53:对该易感染个体和已知病人的姿势进行估计,获得图像中的该易感染个体和已知病人的所有可见关键点的二维位置信息;
S54:根据该易感染个体和已知病人的深度信息和二维位置信息,计算该易感染个体与已知病人的所有可见的关键点之间的距离S:
其中,J表示该易感染个体,J*表示已知病人,下标i、j和m均表示关键点的序号,N表示可见关键点的个数,Ji表示该易感染个体的第i个关键点,分别表示已知病人的第m个和第j个关键点,函数D(.)表示求两个关键点之间的欧式距离。
进一步的,步骤S2中人物对象的识别采用快速r-cnn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15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