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锥菊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分离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4709.2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6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马天宇;王岱杰;耿岩玲;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C67/48 | 分类号: | C07C67/48;C07C69/732;C07C69/734;C07C59/64;C07C51/42;A61P15/00;A61P31/00;A61P17/02;A61P31/04;A61P7/00;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锥菊中酚酸类 化合物 分离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锥菊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分离制备方法。首先利用pH区带逆流色谱中洗脱剂可以加快洗脱速度的性质进行了紫锥菊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分段富集,然后再次利用pH区带逆流色谱从紫锥菊中分离得到了高纯度的咖啡酰酒石酸,阿魏酰酒石酸,香豆酰酒石酸,异阿魏酰酒石酸,咖啡酰酒石酸甲酯,菊苣酸(2,3‑O‑二咖啡酰酒石酸),阿魏酸以及咖啡酸甲酯等8个酚酸类化合物。该方法提不仅保证了高进样量,还使含量较低的化合物在分段富集后凸显出来,在二次分离中得到更多的化合物,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紫锥菊中酚酸类化合物纯化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锥菊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分离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是菊科紫锥菊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现已在中国引种。紫锥菊在西方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已被开发为酊剂,片剂,胶囊等多种剂型,多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梅毒、疖子、脓肿、败血症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主要含有酚酸、烷基酰胺、黄酮及多糖类化合物,其中以菊苣酸为代表的酚酸类化合物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是紫锥菊中药用价值最高的一类化合物。
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通常是使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色谱等为代表的柱色谱实现分离,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制备纯化,然而其分离效率低、溶剂消耗大、样品回收率低等缺点是难以避免的。
pH区带逆流色谱是一种液-液色谱技术,根据化合物的pKa和极性的差异实现成分的分离。该技术分离效率高、重现性好、进样量大,且无固体固定相的不可逆吸附,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酸、生物碱等可解离型化合物的分离制备,但现有的pH区带逆流色谱方法对于紫锥菊中多种酚酸类化合物的分离效率和产物纯度仍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锥菊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分离制备方法,使用pH区带逆流色谱对紫锥菊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从紫锥菊总酚酸粗提物中分离得到了菊苣酸等8种酚酸类化合物,图1为8个化合物I-VIII的化学结构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紫锥菊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分离制备方法,包括:
紫锥菊总酚酸粗提物的制备;
将紫锥菊总酚酸粗提物分散溶剂体系X中,利用pH区带逆流色谱进行分段富集,收集2-3h内的洗脱液,回收浓缩后记为样品Fr.1;完成3h洗脱后直接吹出柱内的剩余溶剂作为样品Fr.2;
采用溶剂体系Ⅰ对样品Fr.1进行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
采用溶剂体系Ⅱ对样品Fr.2进行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
收集多种酚酸类化合物。
本研究中,首次将pH-ZRCCC运用到紫锥菊的酚酸类化合物的富集中,使低含量酚酸可以在接下来的纯化中凸显,从而高效地分离得到更多包括低含量酚酸在内的化合物,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4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