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贯通流系统的溢油回收船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5805.9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7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梁勇;方舟;贺振洋;郎绍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C02F9/02;C02F1/24;C02F1/38;C02F1/44 |
代理公司: | 33246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403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油栏 油分离 油入口 主船体 出水口 油回收 分离器 离心分离器 膜分离装置 方向设置 一端设置 流系统 气浮式 牵引船 油扩散 船艏 连通 阻拦 牵引 漂浮 贯通 水面 回收 延伸 | ||
1.一种基于贯通流系统的溢油回收船,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船体(1)、溢油分离设备(2)以及至少两个牵引船(3);
所述主船体(1)包括位于船艏(11)的溢油入口(12)以及位于船尾(13)的出水口(14),所述主船体(1)内设有连通所述溢油入口(12)和所述出水口(14)的管路(15),以及沿所述管路(15)延伸方向设置的所述溢油分离设备(2);
所述牵引船(3)上设有围油栏(31),所述围油栏(31)漂浮在水面上,所述围油栏(31)一端设置在所述溢油入口(12)靠近所述船尾(13)一侧;
所述溢油分离设备(2)包括气浮式分离器(21)、离心分离器(22)和膜分离装置(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贯通流系统的溢油回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1)的甲板上设有起吊所述牵引船(3)的吊机(4),所述吊机(4)位于所述主船体(1)的舷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贯通流系统的溢油回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船(3)为无人快艇,通过卫星遥感或无人机监视溢油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贯通流系统的溢油回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油入口(12)的数量为两个并设置在所述船艏(11)的左舷和右舷处,所述溢油入口(12)处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铰接设置在所述溢油入口(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贯通流系统的溢油回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尾(13)设置有生物喷洒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贯通流系统的溢油回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1)上设有输油机构(5),所述输油机构(5)包括可水平转动的输油臂(51)以及沿所述输油臂(51)设置的输油管(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贯通流系统的溢油回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1)设有双层底,所述双层底内设有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所述管路(15),所述双层底上侧设有所述溢油分离设备(2)以及储油仓(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贯通流系统的溢油回收船,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船艏(11)至所述船尾(13)依次设有所述气浮式分离器(21)、所述离心分离器(22)、所述膜分离装置(23)、储油仓(6)以及压载水仓(7),所述压载水仓(7)与所述管路(15)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贯通流系统的溢油回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油栏(31)的干舷高度设置不低于30cm,吃水深度不低于5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贯通流系统的溢油回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油栏(31)上设有溢油收集管,所述溢油输送管上设有与海水贯通的油污收集孔,所述溢油收集管一端与所述管路(15)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58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分拣水面垃圾的清洁船
- 下一篇:一种水面漂浮杂物清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