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补全用户构件建模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7490.1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9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师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程超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用户 构件 建模 信息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补全用户构件建模信息的方法,包括导入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并处理后并存储在客户端本地数据库并提供属性信息查询接口;建立存储信息和对应的属性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映射关系的算法逻辑放置于服务器私有云数据库中;在客户端建立动态链接库,调用步骤二中服务器私有云数据库中算法逻辑建立数字构件库和对应的属性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分别在私有云数据库及公有云数据库中查询对应映射关系的属性信息;在本地公有云数据库及私有云数据库都各自按照各自库中的热度字排序后作为结果输出。本发明使用了一键调用后台积累历史数据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可实现多版本的横向自动对比,为使用人员提供了测算的数据支撑,实现了与上下游系统无缝对接,为作业人员快速、实时、高效的解决了系统与系统之间对接、部门与部门之间协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筑行业,涉及关键建筑构件属性信息补全技术,尤其涉及到将用户建模过程中属性的常用信息与当前CAD图纸信息根据用户输入文字的自动匹配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快速建立准确的建筑模型信息,智能识别技术已经开始引入到工程建模过程中。通过智能补全建筑构件属性信息,能够更快速更准确的协助用户建立模型,并迅速应用到招投标阶段。所以如何帮助用户快速高效的建立准确的构件属性信息,是相关设计软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传统构件属性信息的构造,是预算员通过查找整张CAD图纸信息,并通过自己的经验等将对应的构件属性填上所需的数据。这种方式工作量巨大,一般一个工程图纸文字信息少则上万,多则几十万文本信息,人工查找费时费力;同时对于工程模型来说,少则需要几百个构件,多则上万个构件,每个构件几十条属性信息,由预算员根据具体业务场景和需求一个一个查找信息后,手工补全,成本很高。并且,不同的构件属性所需数据不同,没有可复用性,这也为数据补全带来了不便。
现有的构件属性补全方式,是预算员通过识别CAD图纸中的信息以及通过以往工程经验,将不同属性,根据业务场景分别填入到不同构件的属性中。这需要预算员对于CAD图纸的绘制表达方式有一定了解,并且在填写属性过程中,需要实时查找对照CAD图纸信息,同时对于CAD图纸中不完整的信息,可以通过相关经验进行补全;以及根据以往建模过程中相似构件的属性是否可以复用已达到更好的效果,这需要较大的学习成本和精力进行完成,无法快速高效的完成建模工作。同时,在建模工作者没有较丰富的建模经验的条件下,利用原始信息完成建模工作,需要花费巨大的学习成本和制作精力。
预算员在满足上述条件情况下,每条属性都需要自己手工完整输入,数据量非常庞大,平均每个工程需要手工输入几十万字。这样的建模效率是无法令人接受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房地产企业基于科目指标做目标成本测算的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补全用户构件建模信息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导入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并处理后并存储在客户端本地数据库并提供属性信息查询接口;
步骤二、建立存储信息和对应的属性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映射关系的算法逻辑放置于服务器私有云数据库中;
步骤三、在客户端建立动态链接库,调用步骤二中服务器私有云数据库中算法逻辑建立数字构件库和对应的属性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四、分别在私有云数据库及公有云数据库中查询对应映射关系的属性信息;
步骤五、在本地公有云数据库及私有云数据库都各自按照各自库中的热度字排序后作为结果输出。
优选的,上述步骤一中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按照字符串要求存入本地数据库;对应的历史信息直接存储在云端服务器。
优选的,上述步骤一具体包括:
步骤1.1、将非机构化数据进行数据结构化处理,按预设分类规则进行初步分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74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