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8168.0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2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和泰盛电子线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154 | 分类号: | B29C48/154;B29C48/285;B29C48/30;B29C48/885;H01B13/14;H01B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材 出外 | ||
本发明涉及线材制作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包括押出机、设置在押出机上的机头,以及设置在押出机一侧的冷却装置,所述机头包括两块拼接的模壳、开设在模壳内的安装槽、同轴嵌设在安装槽内的外模与内模,内模与外模的中心轴线为成型线,所述成型线竖向设置,内模上开设有第一线孔,外模上开设有与线材匹配的第二线孔,第一线孔的直径小于第二线孔,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之间存在供套料注入的空腔,所述空腔与押出机出料端连通。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线材竖向设置,线材重力对其的影响几乎不计,使得线材在运动时,能够保持与第一线孔、第二线孔保持较好得同心度,此种线材包裹成型后同心度高,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材制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线材,例如电缆,主要是由线芯和护套组成,其中护套是线材不可缺少的结构部分,起到防护线材绝缘的作用。
授权公告号为CN105632595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耐火电源线缆的生产工艺,包括铜线拉制、铜线软化、软化后的铜线表面绕包云母带形成耐火层、绕包耐火层的铜线通过氟塑挤出机挤出上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制备芯线、芯线冷却、芯线绞对成缆、成缆芯线与阻燃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护套料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以及电源线收卷存盘等步骤。
对线材外被的主要处理方式为通过押出机将套料包裹在线芯外后,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后,最终通过收线机进行首先储存。现有的线材生产线,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360622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油田专用线缆的押出机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放线机组、集线座、整直台、预热器、押出机主机、吸料机和干燥机、电控箱、恒温水槽、储线架、固定水槽、吹干机、线径测控仪、引取机、计米台、火花机、履带牵引机和收线机。
上述生产线中,押出机在押出套料时,线材将会穿过押出机的机头,机头设置有眼模,眼模上开设有供线材穿过的线孔,熔融的套料将会被压入至眼模中从而包覆线材,然而在生产过程中线材与眼模内壁之间必然存在供套料包裹的间隙,在包覆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线材在机体上被拉的很长,导致线材会产生下垂的现象,继而导致套料无法均匀包裹在线材上,套料包裹的同心度较差,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通过将内模外模的中心轴线竖直设置,减小线材与内模外模产生偏心得可能性,提高套料包裹同心度,提高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包括押出机、设置在押出机上的机头,以及设置在押出机一侧的冷却装置,所述机头包括两块拼接的模壳、开设在模壳内的安装槽、同轴嵌设在安装槽内的内模与外模,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的中心轴线为成型线,所述成型线竖向设置,所述内模上开设有第一线孔,所述外模上开设有与线材匹配的第二线孔,所述第一线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线孔,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之间存在供套料注入的空腔,所述空腔与押出机出料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押出机将套料送出后,套料将会通过出料端进入空腔,此时线材通过成型线沿竖直方向依次穿过第一线孔、第二线孔,通过空腔时套料将会包裹在线材外壁上,此时由于线材竖向设置,线材重力对其的影响几乎不计,使得线材在运动时,能够保持与第一线孔、第二线孔保持较好得同心度,从空腔中包裹线材的套料也不会受重力影响,此种线材包裹成型后同心度高,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头正下方设置有预冷却结构,所述预冷却结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且一端位于机头下方的第一冷却水槽、转动连接在第一冷却水槽位于机头下方一端内的第一导芯轮,所述押出机上且位于所述模壳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导芯轮。
在现有的包裹工艺中,线材在包裹套料后,将会沿水平方向一直进行冷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包裹成型后,线材将会先自上而下进入至进入到第一冷却水槽中,外层将会先进行冷却定型,然后才会经过第一导芯轮转向后呈水平方向进入至冷却装置中,提高成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和泰盛电子线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和泰盛电子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8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