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凑型钢绞线拉索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8502.2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5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谢正元;雷欢;苏韩;杨雄文;朱元;邹易清;吴勇翔;徐军荣;范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E01D19/16 |
代理公司: | 南宁曙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1 | 代理人: | 吴方圆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 型钢 绞线拉索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凑型钢绞线拉索及其制作方法,包括:由预应力筋构成的索体,以及穿套在索体上的锚固端和密封端,所述锚固端和密封端固定连接,所述索体的预应力筋与锚固端的端部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端包括:端盖、环形锚板、隔离套和锚杯;本发明提供的紧凑型钢绞线拉索及其制作方法,拉索锚杯外形非常紧凑,其内腔做成与拉索预应力筋包络圆一般大小,且在锚杯内腔布置有可以多级分压楔形增大了内腔的接触面积,通过在锚杯内灌注冷铸握裹材料,冷铸握裹材料握裹料经过高温固化后实现对预应力筋的锚固,解决了目前挤压式拉索需要通过挤压设备制作锚头的工艺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绞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型钢绞线拉索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紧凑型钢绞线拉索及其制作方法,拉索锚头最为紧凑的就是整束挤压式拉索,其通过在锚锭套内加工出对应的预应力筋孔,锚锭套上的预应力筋孔的排布基本上与索体上预应力筋的排布相同,预应力筋不存在发散角度所以锚锭套的的尺寸可以做的很紧凑。将预应力筋穿过对应的孔后通过大型挤压设备挤压锚锭套成型通过冷挤压变形实现对预应力筋的锚固。挤压完成后再在锚锭套外车牙,最后对锚锭套进行表面防腐。由于已制成成品索所以在进行表面防腐时难度较大,且此种方式受挤压设备的限制,拉索规格只能做到最大37孔(钢绞线)。
如公开号CN106320609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钢绞线拉索及制作方法,包括多根钢绞线构成的索体及连接在索体端部的锚固端和张拉端,其特征在于锚固端和张拉端均包括套置在每根钢绞线中心钢丝端部的锥套、套置在索体端部的锚固套及与锚固套连接密封筒,锚固套内部填充有环氧冷铸料,密封筒内填充有防腐材料,锚固套端部封闭有端盖。
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钢绞线拉索及制作方法,在每根钢绞线中心钢丝端部放置锥套,致使钢绞线端部部分膨胀,此种方法只能使钢绞线断面部分进行膨胀,而由于锚固段内的钢绞线长度较长,此种膨胀方式有限,远离端部的钢绞线索体之间可能贴合不存在间隙,致使在灌浆过程中冷铸握裹材料无法充分握裹住预应力筋钢绞线,会导致索力预应力筋受力不均。且在制索灌浆过程中,由于索体较长吊装时不可能完全垂直,会导致索体预应力筋与锚杯不对中,有部分预应力筋没有冷铸握裹材料握裹最终会导致拉索预应力筋从锚杯内滑脱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钢绞线拉索及其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索力预应力筋受力不均、索体预应力筋与锚杯不对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凑型钢绞线拉索,包括:由预应力筋构成的索体,以及穿套在索体上的锚固端和密封端,所述锚固端和密封端固定连接,所述索体的预应力筋与锚固端的端部固接,所述锚固端包括:端盖、环形锚板、隔离套和锚杯,所述锚杯的一端开口,锚杯的另一端设有与预应力筋固接的端盖,所述环形锚板穿套在预应力筋上并楔入锚杯的内表面,所述隔离套设置在预应力筋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密封端包括:约束圈、密封筒、密封圈、压紧环和热缩套管,所述密封筒为两端开口,所述约束圈设置在密封筒与锚固端的连接处,所述热缩套管穿套在索体上并与密封筒外表面固接,所述压紧环设置在密封筒与热缩套管的连接处,所述密封圈穿套在索体上并与密封筒内表面固接。
优选地,所述预应力筋为钢绞线和/或钢丝。
优选地,所述隔离套的结构是外表面带坡度的中空圆柱体或者中空正方体或者外表面为锯齿状的中空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锚杯内开口的形状为1个以上的楔形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紧凑型钢绞线拉索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预应力筋制成索体,根据锚固长度将索体的外圈PE层剥除,对索体剥除PE层后露出的预应力筋进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8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