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藏式汽车内开手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8639.8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7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斌;韩红周;曹德乐;张丙战;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2 | 分类号: | E05B85/12;E05B79/06;E05B7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藏 汽车 手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汽车内开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基座、盖板和骨架,所述手柄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拉索孔,所述基座设置有转轴和至少三个凸台孔,所述盖板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柱,所述基座通过所述凸台孔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与所述盖板可拆卸固定,所述骨架与所述盖板的立面可拆卸固定,所述手柄本体与所述基座通过转轴弹性可转动连接,所述盖板与汽车车门扶手的水平面可拆卸固定,所述手柄本体通过所述拉索孔与车门内开拉索连接。本发明的一种隐藏式汽车内开手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结构隐藏、重量轻、强度高、耐久性能好、开启感知好、安装定位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门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隐藏式汽车内开手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汽车内开手柄主要为外露式的,因为其尺寸比较大,所以其重量也大,占用的布置空间较大,因此只能将手柄的转轴布置在竖直方向上,车内乘员水平翻转内开手柄开启车门。并且内开手柄基座及其匹配件表面处理和色泽不同,使车门装饰板显得不够简洁干净。并且手柄的造型大同小异,其开启方式传统均为水平翻转,缺乏新意和个性。最后,现有内开手柄配带阻尼器和氛围灯的较少,开启手感生硬,内饰和灯光效果缺乏个性时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结构隐藏、重量轻、强度高、耐久性能好、开启感知好、安装定位可靠的隐藏式汽车内开手柄。
本发明的一种隐藏式汽车内开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基座、盖板和骨架,所述手柄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拉索孔,所述基座设置有转轴和至少三个凸台孔,所述盖板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柱,所述基座通过所述凸台孔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与所述盖板可拆卸固定,所述骨架与所述盖板的立面可拆卸固定,所述手柄本体与所述基座通过转轴弹性可转动连接,所述盖板与汽车车门扶手的水平面可拆卸固定,所述手柄本体通过所述拉索孔与车门内开拉索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隐藏式汽车内开手柄,还可以是: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与所述基座可拆卸固定,所述手柄主体上设置有外齿,所述外齿与所述阻尼器啮合连接。
所述基座设置有回弹装置,所述回弹装置中部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回弹装置一端和所述基座卡接,所述回弹装置另一端和所述手柄本体卡接。
所述回弹装置包括轴套和弹簧,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轴套上,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基座卡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手柄本体卡接。
所述基座设置有前立面,所述盖板在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前立面与所述凹槽可解除式卡接固定。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手柄本体在所述转轴一端的下部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与所述手柄本体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手柄本体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中间设置有偷料孔,所述偷料孔中间设置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拉手的上部固定,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手的下部固定。
所述拉手的长度为55-115mm,所述拉手的宽度为35-80mm。
所述拉索孔到所述转轴的距离为18.4-36.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86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式道岔模拟装置和电子式道岔模拟设备
- 下一篇:一种贯穿式尾门外装饰板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