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烯烃均聚或共聚的催化剂主体组分、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剂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0669.2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9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马冬;郭子芳;苟清强;黄廷杰;徐世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110/02;C08F4/649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马营营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烯烃 共聚 催化剂 主体 组分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主体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原料包括镁化合物、含铝的物质、醇类化合物、钛化合物和酰卤化合物,其中,所述含铝的物质选自金属铝和/或无机铝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基于1mol镁化合物,所述含铝的物质的用量为0.002~1.0 mol、所述醇类化合物的用量为0.1~10mol、所述钛化合物的用量为0.2~100mol、所述酰卤化合物的用量为0.01~4.0mol,其中,含镁化合物的摩尔量以其中镁元素的摩尔量计,含铝无机物的摩尔量以其中铝元素的摩尔量计,钛的卤化物或其衍生物的摩尔量以其中钛元素的摩尔量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主体组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酰卤化合物的通式为R(COX)a,其中R为H、C1~C8的脂烃基、C1~C8的卤代脂烃基、C6~C10的芳烃基或C6~C10的卤代芳烃基,X为卤素,a为1或2;和/或
基于1mol镁化合物,所述酰卤化合物的用量为0.02~2.0 mo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主体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酰卤化合物为酰氯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主体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酰卤化合物选自苯甲酰氯、甲酰氯和二氯乙酰氯中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主体组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镁化合物选自二卤化镁、二卤化镁的水络合物、二卤化镁的醇络合物和二卤化镁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二卤化镁衍生物为二卤化镁分子中其中一个卤原子被烃基或烃氧基所取代的衍生物;和/或
所述金属铝为纳米铝粉;所述无机铝化合物为氯化铝;和/或
基于1mol镁化合物,所述含铝的物质的用量为0.005~0.5 mol;其中,镁化合物的摩尔量以其中镁元素的摩尔量计,含铝的物质的摩尔量以其中铝元素的摩尔量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主体组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卤化镁选自二氯化镁、二溴化镁、二碘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无机铝化合物为细粉状无水氯化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主体组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醇类化合物选自C1~C12的脂肪醇、C7~C12的芳香醇和取代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取代醇为由C1~C12的脂肪醇或C7~C12的芳香醇衍生的取代醇;和/或
基于1mol镁化合物,所述醇类化合物的用量为0.2~6 mol,其中,镁化合物的摩尔量以其中镁元素的摩尔量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主体组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醇类化合物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2-乙基己醇、正辛醇和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主体组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钛化合物的通式为TiXn(OR)4-n,其中:X表示卤素,R表示C1~C14的脂族烃基或C6~C14芳族烃基,n为0~4的整数;和/或
基于1mol镁化合物,所述钛化合物的用量为1.0~20 mol,其中,镁化合物的摩尔量以其中镁元素的摩尔量计,钛化合物的摩尔量以其中钛元素的摩尔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06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铟钙纳米片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座椅的无线充电系统、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