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微生物修复剂收集放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1572.3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6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杜显元;陈宏坤;王列;张坤峰;郑瑾;陈昌照;于文赫;宋权威;宋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B09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蕾;周达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微生物 修复 收集 放大 循环 利用 一体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剂收集放大循环利用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包括补水单元、加液单元及回收循环单元,其中:
加液单元包括利用土壤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石油污染物气体和从土壤中收集的废液来循环培养驯化微生物修复剂的发酵罐、用于向发酵罐中加微生物修复剂的加液泵以及用于将发酵罐中微生物修复剂输出到待处理石油污染土壤的加液泵、用于将土壤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石油污染物气体循环泵入发酵罐进行曝气的旋涡气泵;
加液单元包括串联的I型发酵罐、II型发酵罐、III型发酵罐,并设有I型加液泵、II型加液泵、III型加液泵;其中,I型发酵罐是用于微生物培养,I型发酵罐中的微生物培养液由I型加液泵输出到II型发酵罐中进行放大,待放大完毕后再由II型加液泵输出到III型发酵罐中进行二次放大,二次放大后的微生物修复剂通过III型加液泵输出到待处理石油污染土壤;
土壤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石油污染物气体分别用于微生物培养、驯化和放大过程曝气;
补水单元包括补水管线,补水管线的上游端连接水源,下游端连接加液单元的发酵罐以及待处理石油污染土壤,可实现对发酵罐补水及对土壤堆补水;
回收循环单元包括收集孔板和自吸泵;收集孔板放置在待处理土壤石油污染土壤设置的废液收集坑内,将土壤与废液分开,使废液集中流入到废液收集坑内;自吸泵的上游端连接插入在废液收集坑内的收集管道,下游端通过管线连接加液单元的发酵罐,所述废液通过插入在废液收集坑内的收集管道,由自吸泵吸入至发酵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土壤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石油污染物气体包括抽提气体和/或逸散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旋涡气泵还可选择性地将新鲜空气泵入发酵罐以增加微生物中的氧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I型发酵罐、II型发酵罐、III型发酵罐可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多个I型发酵罐之间、多个II型发酵罐之间、多个III型发酵罐之间并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自吸泵的下游端通过管线连接II型发酵罐。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装置,其中,各发酵罐都带有搅拌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补水管线上设置阀门,用于分开或同时对发酵罐补水、对土壤堆补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收集孔板采用不锈钢制作,结构采用空心四方体结构,四壁上均布Φ8-12mm孔,相邻孔间距30-80mm;收集孔板外面缠绕100-150目不锈钢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自吸泵的上游管道上还设置篮式过滤器,废液收集坑内的多余废液通过篮式过滤器进行过滤,再进入自吸泵。
10.一种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微生物收集放大循环利用一体化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微生物修复剂的添加比例为土壤重量的4%-50%,添加频率为每天1次,或根据污染土壤湿度进行添加,当土壤湿度低于20%时进行添加,高于40%时停止添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15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床滑板
- 下一篇:一种制备液晶调光器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