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长链二元酸的菌株及其发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2388.0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汪江林;李葳;李秦佩;姜文晓;闵淑雅;刘修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12P7/64;C12R1/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二元酸 菌株 及其 发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株,及利用该菌株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所述菌株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Am2525)Am2525,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419。该长链二元酸的生产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的热带假丝酵母菌株(Candida tropicalis Am2525)Am2525制备种子液,和/或;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本发明所公开的热带假丝酵母菌株(Candida tropicalis Am2525)Am2525,较亲本对底物癸烷毒性的抵抗能力增强,提高了长链二元酸的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后续分离提纯简单,发酵生产过程易于大规模化,应用前景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株,特别涉及一种生产长链二元酸的菌株,及利用该菌株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链二元酸是合成香料、尼龙工程塑料、热熔胶、树脂、耐寒性增塑剂、医药和农药等的重要原料,其结构式为HOOC(CH2)nCOOH,其中n为大于7的整数。其中十碳二元酸或称为十碳长链二元酸、癸二酸,化学式为HOOC(CH2)8COOH。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单体原料,广泛用于生产聚酰胺工程塑料,如尼龙510、尼龙1010、尼龙610。也可用于耐高温润滑油、环氧树脂固化剂、合成润滑脂及人造香料、耐寒增塑剂等,是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之一。
目前工业生产和应用的十碳二元酸是用蓖麻油为原料,通过化学法制备得到的。主要工艺流程是蓖麻油水解生成蓖麻油酸钠皂,然后进一步制备得到蓖麻油酸,蓖麻油酸在苯酚的存在下,加碱、加热进行高温裂解,生成十碳二元酸双钠盐,然后进一步加热、加酸、脱色、结晶得到十碳二元酸。采用蓖麻油催化裂解法制备十碳二元酸,生产过程复杂、在250~270℃的高温下进行反应,使用苯酚或邻甲酚有毒试剂,污染环境,严重制约着化学法生产十碳二元酸产业的发展。
生物法制备十碳二元酸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绿色环保的特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余志华 (见《微生物学报》1989年06期:0253-2654)通过诱变筛选获得一株高产菌株,在16升发酵罐上获得十碳二元酸的产量达到71g/L以上,通过水相结晶得到了十碳二元酸产品,产品纯度 99.6%以上;中科院林业土壤研究所(见《微生物学报》1979年01期)筛选得到的解脂假丝酵母发酵生产十碳二元酸的产量为30~40g/L。
在生物法制备十碳二元酸的过程中,癸烷或其类似物常作为发酵底物,这类发酵底物在发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转化途径包括:被菌体多步氧化成为目的产物十碳二元酸、被菌体生长维持所消耗或者挥发后进入外部环境等。然而在发酵过程中,癸烷因其自身的性质会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因此,通过改良菌株,提高菌株的抗毒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株,以解决目前热带假丝酵母菌株产十碳二元酸过程中菌体浓度低、发酵周期长、转化效率低的问题,进而解决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株,该菌株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 Am2525)Am2525,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419。
本发明所提供的菌种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Am2525)Am2525,是以一株氧化正烷烃生产混合二羧酸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CAT N145(已于2011年6月9日提交位于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号为CCTCC M2011192)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和紫外线照射等复合诱变、筛选培育出来的。
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Am2525)Am2525形态特征:菌落为表面光滑湿润呈乳白色有光泽、圆形、边缘整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未经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23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