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液压支架立柱的包覆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6709.4 | 申请日: | 201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7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樊宇;项武博;张许阳;孙强;陈则阳;张军;陈正;徐杰;张平;张金勇;孙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郝伟扬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液压 支架 立柱 包覆焊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液压支架立柱的包覆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将合金管套在工件上,覆盖整个工件;镶熔:对合金管进行挤压,使合金管与工件贴合,进行缩径、熔合,直至合金管和工件之间产生熔合结界,完成镶熔;裁剪:去掉两端多余的合金管;封焊:对合金管两端进行封焊。本发明提供的包覆焊方法以合金管替代电镀液和合金粉末作为立柱表面耐磨耐蚀材料,通过冷挤压产生塑性变形使合金管与基层碳钢有机融合成一体。在生产全过程中由于没有使用任何化学制品,因此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对人体完全无害,对环境也十分友好,且能耗极低,生产流程短,效率高,符合绿色生产的社会发展主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液压支架立柱的包覆焊方法。
背景技术
液压支架立柱的表面修复工艺的主流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代。第一代为电镀铬技术,该技术得到的镀层可起到机械保护作用,但镀层较薄,易产生微裂纹和孔隙等缺陷。在使用过程中,这样的微裂纹或孔隙一旦穿透立柱表面的镀层,就会形成电化学腐蚀,造成镀层鼓泡、起皮甚至脱落,从而破坏整个密封圈,导致立柱失效。
第二代为激光熔覆技术,经此技术处理后的立柱性能要优于第一代的技术。但是,第二代表面修复技术的合金粉末制作的周期较长且成本较高,且在熔覆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微裂纹、气孔以及残余应力等缺陷。生产过程中,粉末导致空气中的浮颗粒物增多,危害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应用于液压支架立柱的包覆焊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提供应用于液压支架立柱的包覆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将合金管套在工件上,覆盖整个工件;
2)镶熔:对合金管进行挤压,使合金管与工件贴合,进行缩径、熔合,直至合金管和工件之间产生熔合结界,完成镶熔;
3)裁剪:去掉两端多余的合金管;
4)封焊:对合金管两端进行封焊。
作为改进,在步骤1)中,先对工件车外圆,控制外圆的锥度0~0.03mm和尺寸公差0~0.05mm,然后再套入合金管中。
作为改进,在步骤2)中,熔合的步骤为:将合金管的整个外表面加热至400~500℃,然后从合金管的一端开始施加压力至40~45MPa,逐步施压直至合金管的另一端,完成熔合。
作为改进,在步骤2)中,熔合的步骤为:将合金管的一端的整个外表面开始加热至400~500℃、同时施加压力至40~45MPa,逐步向另一端实施上述操作,直至合金管的另一端,完成熔合。
作为改进,还包括步骤5):修形:对两端封焊处进行修形,去掉焊接痕迹。
作为改进,还包括步骤6):表面硬化:对工件表面进行氮化处理;参数为:温度为380~400℃,氮化3~4小时,保温5~6小时;
作为改进,还包括步骤7):抛光:对工件外圆进行抛光,抛光时间为15~20min。
作为改进,在步骤5)中,去掉焊接痕迹并达到图纸尺寸要求外径偏差在0.065~0.185mm范围内。
作为改进,在步骤2)中,缩径的步骤为:用缩径模具挤压合金管,使合金管变细变长,壁厚减薄,使合金管厚度小于工件厚度0.2~0.3mm。
作为改进,在步骤6)中,采用辉光等离子氮化炉对工件表面进行氮化处理。
实践中合金管多采用不锈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67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除痕系统的除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直径金属内球面的超声滚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