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减震效果的桥梁伸缩缝智能修复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7096.6 | 申请日: | 201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敏娟;刘港;武向楠;陈博文;赵学伟;王威;邢磊;郭法霞;路永新;蔡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龙祥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减震 效果 桥梁 伸缩缝 智能 修复 装置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桥梁伸缩缝智能修复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混凝土块,其为长方体设置;所述第一混凝土块的宽度小于桥梁伸缩缝的预留槽的宽度10-15cm;
橡胶壳体,其呈内部具有空腔的中空的长方体设置;所述橡胶壳体的上部敞开,并设置有能将所述橡胶壳体上部封闭的盖体;所述橡胶壳体的侧壁中心均开设有贯通至所述空腔的通孔;所述第一混凝土块设置于所述橡胶壳体内部;
第一连接机构,其包括连接轴、连接弹簧、套管和第一连接铰链;所述连接轴竖直设置在所述橡胶壳体的中部,且所述连接轴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侧壁,第二端沿水平方向向远离所述连接轴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铰链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连接弹簧外部,且所述套管靠近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铰链第二端由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橡胶壳体的外部;相邻两个所述橡胶壳体的第一连接铰链的第二端相互连接;
第二连接机构,其包括锚杆和第二连接铰链;所述第二连接铰链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锚杆固定连接于预留槽的侧壁;所述第二连接铰链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铰链伸出所述橡胶壳体外部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混凝土块,其由将混凝土砂浆灌入所述橡胶壳体内凝固后形成;
撑板,其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圆拱形;所述撑板设置在所述橡胶壳体的上方,且两端分别与预留槽的侧壁相抵顶;
行驶板,其设置于所述撑板的上方,且所述行驶板的上表面与桥梁的上表面齐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效果的桥梁伸缩缝智能修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混凝土块的高度为所述橡胶壳体高度的1/4-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效果的桥梁伸缩缝智能修复装置,其中,所述橡胶壳体的壁厚为5-7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效果的桥梁伸缩缝智能修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铰链的第二端上设置有连接球,所述连接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管的内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减震效果的桥梁伸缩缝智能修复装置,其中,所述套管为具有弹性的弹性管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减震效果的桥梁伸缩缝智能修复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弹簧在无外力作用时,所述连接球与所述第一连接铰链的连接端与所述橡胶壳体的外壁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效果的桥梁伸缩缝智能修复装置,其中,所述橡胶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部具有容置所述橡胶壳体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条状的透浆孔;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向两侧水平延展的限位边,所述底座两侧的限位边的宽度和底座的宽度之和与所述预留槽的宽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效果的桥梁伸缩缝智能修复装置,其中,还包括:
智能分析机构,其包括顺次连接的检测模块、分析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分析模块内存储有对应于伸缩缝尺寸以及桥梁尺寸的预留槽的尺寸数据集;所述分析模块依据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待修复伸缩缝的尺寸信息和桥梁尺寸信息由所述数据集内得到相应的预留槽的尺寸信息,并根据所述预留槽的尺寸信息分析得到橡胶壳体以及第一混凝土块的尺寸信息,并将所述橡胶壳体以及第一混凝土块的尺寸信息发送至所述输出模块进行显示。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减震效果的桥梁伸缩缝智能修复装置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待修复伸缩缝的预留槽的尺寸进行检测,按照预留槽的宽度预制橡胶壳体;并在橡胶壳体内灌注混凝土砂浆形成第一混凝土块;
步骤二、在连接轴上同一轴面上间隔均匀的焊接连接弹簧,而后将套管套设在连接弹簧上,第一连接铰链焊接连接弹簧,并将套管与连接轴的连接端固定连接;
步骤三、在第一混凝土块凝固前将连接轴的底端固定于第一混凝土块中;并使套管的高度与橡胶壳体的通孔高度齐平;
步骤四、将第一连接铰链由通孔抽出,并将套管的另一端与通孔的边缘相连接;
步骤五、清除原预留槽中的填充物,并将预留槽清洁干净后,通过锚杆将第二连接铰链逐个安装在预留槽的侧壁上,并在预留槽内涂覆防水层和胶粘剂;
步骤六、待防水层和胶粘剂凝固后,向预留槽内灌入少量水泥混凝土砂浆,然后将底座放置于预留槽内;
步骤七、将步骤三得到的橡胶壳体逐个放置在底座上,并将相邻的橡胶壳体通过第一连接铰链相连接;各个橡胶壳体的第一连接铰链和相应的第二连接铰链相连接;
步骤八、向橡胶壳体内灌注水泥砂浆,并将橡胶壳体用盖体封闭后,在橡胶壳体和预留槽的缝隙处灌注水泥砂浆;
步骤九、将撑板设置在橡胶壳体的上方后,将行驶板覆盖在撑板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龙祥,未经刘龙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70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